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

道音文化 10年前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在道教,全真道的讽经腔除了以清代《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为规范的经韵范本——十方韵外,还有在不同地区形成的既与十方韵有一定渊源关系但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区性道乐系统,通称地方韵,如东北韵、北京韵、崂山韵、武当韵、广成韵等。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北京白云观道乐团《太阴朝科》

虽然这些地方韵,并非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但是其在道教斋醮科仪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十方韵的历史和演变出发,主要以东北韵为基础,简单谈谈现在地方韵的现状和传播。

一、十方韵的产生及道乐的共通性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茅山乾元观坤道仙乐团《开天符》

十方韵,全真道的“全真正韵”的习称,因运用于全真道十方丛林而得名,是全真道各宫观的主要通用韵。十方韵的产生历史,未有确切的文献记载。闵智亭道长认为“全真韵”的形成与宫观封闭式的口口相传有关,其源承宋时或者更早。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新加坡道乐团《叹文》

全真道乐多为口传心授,使其音乐旋律在总体风格上,除具有悠扬飘逸的神情外,还具有不少纯朴幽深、典雅神秘的意味。反映了全真道道士的崇道追求和审美气质,保存了大量古代宫廷音乐活的“因子”。其承上启下的延续和严格的修行宗旨,使全真道音乐在历史长河中传承自成一脉,少受外界干扰。所以,十方韵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共通性,即道士们所称的“天下同”特点,所以全真道总是把它视为最正统的经韵之一。

二、地方韵的产生与道教的普世性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陕西榆林白云山经乐团《祈福保安》

全真道乐在传承过程中,与各地民间俗乐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全国各地的全真道宫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以当地的民风、民俗、语言习惯和民间音乐纳入到斋醮科仪中。因而在音乐上,为顺应斋主要求与宣教布道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调整原有的音乐形式,适应当地民众审美情趣,达到群众喜闻乐见的效果,从而使得一些地方的宫观,在长期的宗教活动中形成了地域性特色的经韵音乐,因而在“十方韵”的传承中又有所拓展,如出现了“北京韵”、“崂山韵”、“广成韵”、“东北韵”、“武当韵”等。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西安八仙宫经乐团《瑶台设像》

在道教,将“十方韵”与当地民间俗乐相结合的产物,习称“地方韵”。地方韵除与十方韵有着大体相同的共同特征外,在演唱风格、旋法特征及结构特征上,具有浓郁的地方风韵。东北道教经韵是流传在东北地区的地方韵,习称东北韵。相传二百多年前,阚姓兄弟曾为京剧演员,因不得志而出家,蓄发为道,并发愿重谱经韵。最后他们在崂山韵与十方韵的基础上,吸收了东北民间音乐、奉派大鼓、东北地方戏曲等唱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即是东北韵。

三、东北韵的特点与地方韵的现状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丹东普济宫东北韵《北斗经》

“东北韵”的唱诵,以演唱为主,以鼓、截钟、木鱼、磬、铛、钹、板等法器伴奏。其韵腔的乐句衔接连贯,句间均以衬词或过渡性曲调填充;调式多样,不仅五个调式全用,而且还存在调式交替现象;一曲多词、一词多曲普遍;衬词使用占较大的份量。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丹东普济宫东北韵《灵宝施食》

东北韵作为道教音乐虽典有独立的音乐特征,但由于它产生存在发展与关东地区,因而从音乐基本节奏形态唱腔音调旋律调式到衬词衬腔及演唱,无不显现出浓郁的东北地方风格与色彩。依据韵腔一般可分为大韵、小韵、忏韵、走马韵、诵经韵五大类。这其中,有颂扬天宫妙境和神仙功德力的阳韵,还有超度亡魂祝愿亡者升天的阴韵,既有清虚神的宗教色彩,又有浓郁的关东乡土气息,节奏轻快旋律优美,庄严之中蕴含着豪放,曲雅之中浸透着轻柔。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孟崇然道长

随着十方韵的不断传播和普及,东北韵渐渐地淡出了很多宫观,很多地方讽诵东北韵的宫观逐渐改用十方韵。类似地,其他地方韵也因为各种原因渐渐淡出宫观。东北经韵曲原本有四百余首,现存也不过四十余首,而这剩下的四十余首也在渐渐遗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孟崇然道长曾谈东北韵和十方韵的传播问题时说到,随着十方韵的普及,东北很多宫观也都改成了十方韵,东北韵使用的宫观越来越少。据了解,在辽宁地区,目前使用东北韵的宫观主要有千山无量观、五龙宫,沈阳蓬瀛宫,铁岭太阳宫,丹东普济宫等。

从东北韵看道教十方韵的传播和地方韵的现状-道音文化

东北韵的祈福现场

孟崇然道长谈到有关东北韵的传承问题时,她说到东北韵唱腔主要以师父的口口相传为主,她的经韵是跟着师父许信有大师学习的。因为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传承方式,故而也不会举行专门的高功拨职秘典,只要师父认可、升疏后便可以主持道场,为信众祈福禳灾。最后她还说丹东普济宫将会继续使用东北韵,以保留东北特有经韵形式,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道友能学习东北经韵,传承东北道教独有的经韵文化。

(道教之音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第二期尚德讲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月前
云南道教第十三届玄门讲经交流活动在昆明举办
1周前
陕西道教学院2025级大专班招生简章
3月前
宗教界人士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
1月前
广西桂平市道教协会召开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 宣传月”学习交流座谈会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