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十四章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十四章

道音文化 10年前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夷”是平易。“希”是少。“微”是细小。

大道本是纯粹、素朴、无色之元气,又是清静、自然、无形之虚空。故以目视而无色可见,是真色无色;以耳听而无声可闻,是谓大音希声;用手捉摸而无物可得,是谓大象无形。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诘”是用语言询问的意思。无色可见,无声可闻,无物可搏,此三者,只可心悟,无法睹听与捉摸,难以用语言互相咨询。所以“夷”、“希”、“微”三者是混成一物。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皎”是洁白发光。“昧”是黑暗昏冥。“绳绳”是连续不断。独立无偶的混元大道,是虚明静体,它不上不下,不明不暗,阴阳由此而判,清浊由此而分。所以,在上而不见皎皎之光明,在下而不觉昧昧之黑暗。连续不断,无法命名。它“即色是空,即空是色”,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它似空不空,无形无状,无体无象。可谓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的真空妙象。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在九霄之上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低,在上古之先就存在,将来永远不毁灭。它无头无尾,无前无后,三界十方遍处皆是。所以,行之于前,而迎不到首,随之于后,而见不到尾。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如能执持先于天地的亘古之道,就可以支配驾驭有形有象的万事万物。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首章讲的“无名天地之始”,五十二章中讲的“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此章讲的“古始”均是指无极大道。大道虽无形、无情、无名,但能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所以,无名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始和纲纪。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南岳坤道学院师生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学
3周前
远离喧嚣,独守太极
1月前
《老子道德真经》中蕴含的人生哲学思想
1月前
安徽省道教界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祭扫活动
1月前
胡诚林道长:民之所望就是履职方向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