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协副会长黄信阳道长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
道教之音北京讯 2017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一直关注城镇化发展,2016年他的提案就是关于如何破解贫困山区城镇化“难啃硬骨头”,2017年他更进一步关注到新型城镇化前进路上必须破除的体制机制障碍,他向大会提交了一篇题为《国家立法完善县乡镇政治生态健康为区域经济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的提案。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政治生态的重要性,政治生态健康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黄信阳道长认为,当下县乡政治生态是否健康影响地方整体发展,基层政治生态恶化的后果严重,往往造成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退化。近年来湖南衡阳、山西吕梁、辽宁省等地政治生态恶化给当地发展带来的影响有目共睹。亟需加大力度改善这些状况,推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健康发展。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及发展环境的集中反遇,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和作风问题。当前中央大力反腐,为廓清政治生态奠定了基础。
黄信阳道长在调研中发现,政治生态健康决定企业、产业、社会发展进程,良好的政治生态能促进企业、产业、社会的发展,反之则影响各方面的发展。有一个典型案例,地处辽宁东部山区的清原满族自治县,之前空有“绿水青山”却无法变成“金山银山”。当政府全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时,当地旅游企业清原红河峡谷漂流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河漂流公司)迅速发展壮大,从最初规划年接待游客6万人,不到四年时间就增长至最高峰年接待游客60万人,前后累计接待了国内外300多万游客,年平均增长率达18.6%;打造成享誉东北的北方第一漂。使抚顺市由游客输出地变为了旅游接待目的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带动了区域发展,地税部门统计的2011年全县第三产业税收是2003年3172的10.2倍。从产业、品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显示出蓬勃向上的活力。当政治生态出现偏差,个别领导干部“四个意识”不强,“五大理念”贯彻不力,政府决策缺乏连贯性时(5年间三任书记、两任县长、六位分管副县长更换),就出现企业发展受困,地方发展受损的现象。由此还引发包括企业诚信危机、农民工欠薪、政府信用受损等一系列问题。从企业发展所经历的政经生态环境上看,凡是企业发展最顺利、效益最好的时期,就是政治生态环境最和谐的时期,也是政府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为民意识、廉政意识最好时期。凡是企业发展出现困难,当地产业拉动受阻,就业脱贫等出现空档,就是政治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
黄信阳道长由此建议,政府应立法规组建政府、企业、专家、社会机构、民众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的决策机构,为区域发展创造新机制体制。
具体来说,一是国家为县乡政治生态健康制定法规,组成政府、企业、专家、社会组织、民众五位一体的决策机构,统筹县乡社会发展决策,加强民主决策,减少政府决策的随意性。二是用制度保护基层政治生态,破解“新官不理旧账”,建立“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体制机制,不以政府领导干部的更替改变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等重大决策。三是通过立法完善县乡镇政治生态健康,进一步探索建立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和科技等五位一体的生态体系,为区域经济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来源: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