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热点 《道家养生语录》之《体悟自然之道》

《道家养生语录》之《体悟自然之道》

道音文化 8年前

超越感官,用心体悟自然之道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①之不得名曰微②。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③。其上不曒,其下不昧④。绳绳不可名⑤,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家养生语录》之《体悟自然之道》-道音文化

【注解】

①搏:攫取、拾取。

②夷、希、微:都是幽而不显,通过人普通的感官不可得见、得闻、得触之意,即道超出了感官所能感知的范围。

③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人用目视、耳闻、身触,感知到的只是事物的局部特性,而道作为本体是宁静均一的整体,不能用普通的感官去感知;发过来讲,人心本与天心(道)有相同的体性,若以感官扰乱心神的宁静状态,也就难以体悟天道了。所以古人非常重视“闭目塞听”以体道的方法。

④其上不曒(jiǎo),其下不昧:曒,明也;昧,暗也。所谓道之本体,没有上下明暗之别,故不能以感官去判断。

⑤绳绳兮不可名:绳绳,犹冥冥也。冥冥不可见,故不可名。

⑥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没有具体的形象,其体性却可以感知。

⑦御:治理。

【译文】

视之不可见叫做夷,听之不可闻叫做希,取之不可得叫做微。这三者不可扰乱,所以混而为一。在上也并不显得明亮,在下也并不显得阴暗。杳杳冥冥难以名状,重新回到原始无物无象的状态。所以说,是一种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物象的形象,称之为惚恍。迎接它也不见其始,追随它也不见其尾。掌握了亘古存在的大道,就是能治理现在所拥有的事物,能知道古往今来的开始,就是掌握了道的更本规律。

《道家养生语录》之《体悟自然之道》-道音文化

【养生感悟】

大道既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又非眼耳鼻舌所能感知。《心经》上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即说道非感官所能及。要体悟这个道,庄子说需要“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如能体悟到这种无形无象、没有状态的状态,就叫做“得道”。在得道的基础上去修身养性,就是最高境界的养生。这就叫做“悟后起修”。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中国道教协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
  • 龙虎山道教协会组织学习《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 昆山市道教协会召开2023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会议
  • 渭南市召开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暨规范化管理现场观摩推进会
  • 湖北省道教协会采取三项措施宣传贯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推荐阅读

杭州市道教协会开展教风建设巡查工作
3月前
湖州市德清县烟霞观召开季度学习会暨安全工作培训会
2周前
淮安市政协调研组赴都天庙开展“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淮安实践情况”专题调研
1月前
青海省道教协会召开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
3月前
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到中国道教学院参访交流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