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之音河北讯 农历十月初一至初六,是河北省保定涞水城隍庙传统庙会香期。方圆百里民众晋香朝拜,祈求城隍爷庇佑吉祥平安。
涞水城隍庙位于该县南关,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弘治四年(1491)、嘉靖二十四年(1545)、隆庆二年(1568)先后进行修葺。其前身为易州龙兴观(亦称开元观,唐玄宗李隆基亲注道德经幢于此,30代天师张继先大真人行教于此)辖下四大分支名观(洪崖山寿阳观、流井南天观、豹泉玉泉观、涞水太虚观)之一的太虚观。
城隍信仰在社会、道教和民间影响很大;因对民众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受到广泛的信仰尊崇。从京城隍庙、都城隍庙、府城隍庙、州城隍庙、县城隍庙,凡有城市之地,皆有城隍之庙。城隍爷因任职地点不同,亦有等级之分,在京都的城隍爷封为“天鉴国司民昇福明灵王”;府城隍爷为威灵公;州城隍爷为灵佑侯;县城隍爷为显佑伯,由此显示各级城隍爷不同的身份与地位。
众所周知,城隍原为守护城池、保障治安之神。道教吸收其为神后,其权限增至护国安邦、剪凶除恶、调风和雨、驱灾除患、扬善惩恶、督官慑民,并管理阴间亡魂诸事。官员赴任,首先到城隍庙拜神,宣誓造福一方,并求神护佑。道经称“掌管阳世善恶祸福、兼管地方阴曹幽冥,有摄作福作威之柄,造注生注死之权。”
聪明正直、于国于民有功者祀为神。城隍神多由在百姓心目中正直忠义;在世间有功绩德行;保家卫国守城拯民;有功于地方的豪杰英雄德化而成神,涞水城隍神刘琨即是也!
刘琨为中山靖王刘胜后裔,精于赋诗,擅吹胡笳,有“俊朗”美誉,以雄豪闻名。他与涞水籍好友祖逖闻鸡啼鸣披衣起床,拔剑习武练功,这就是“闻鸡起舞”典故的由来,指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彰显了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吹笳退敌”讲述刘琨报效国家,在数万匈奴兵围困晋阳城时,向敌营吹起既哀伤又凄婉的《胡笳五弄》令匈奴兵怀念家乡泣泪而返,使晋阳城百姓免遭战火涂炭的历史故事。因此刘琨成为景仰的民族英雄,被奉祀为城市保护神。
11月10日(农历十月初三),涞水城隍庙上空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宗教事务条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教教职人员行为规范》宣传牌醒人入目,观内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善信云集,摩肩接踵。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道教城隍文化与信仰教义中有益于社会的扬善、倡廉、公正、诚心、重民、敬畏、警世等思想,教化世人,净化心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申请城隍出巡(出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涞水民俗文化生活,城隍庙举办城隍出巡民俗活动,邀请山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淄博市道教协会会长尹清钧道长、山东曲阜道教研究院院长高静谦道长现场指导。河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保定市道教协会秘书长史理广道长到会祝贺,并转达了河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保定市道教协会会长刘崇汉道长对涞水道教界的关怀问候。河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保定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于宗石道长;中国网《道家文化》频道主编李凤森先生;河北省道教协会理事、保定市道教协会理事、涞源县道教协会会长王诚顺道长;保定道教协会荣誉顾问于惠祥先生;涞水县道教协会顾问李清怀先生;保定市道教协会理事、涞水县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宗冬道长以及省市文史研究者、刘琨文化研究者、书法美术家朋友等参加活动。河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保定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涞水县道教协会会长、涞水城隍庙住持于宗玲道长宣读城隍祭文,尹清钧道长为舞狮注神点目,高静谦道长宣布恭请城隍爷出巡。
在悦耳的仙乐中,祭司焚香请神,从殿堂迎请城隍爷于八抬黄罗伞轿上,其后为城隍奶奶大轿。随着指挥口令,舞狮导引,鼓炮响起,鸣锣开道,衙役皂校罗列两排,手举 红白“肃静”“回避”开路木牌,使人不敢喧哗肃然起敬。紧接着为“城隍出巡”“正大光明”“伸张正义”“有求必应”“扶危济困”“惩恶扬善”“三州都督”“振威将军”等牌和銮驾、执事、卫队开道。出巡活动城隍爷绕城街道转一圈,途中不时落轿停留巡查民情,另有文武判官环视四周为城隍爷检查人间良凶善恶。民乐助兴,热闹非凡。巡城圆满,恭迎回府,献供飨神,道院诵经,祈愿城隍爷恩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城隍出巡(出会)是我国传统的道教和民俗节日的形式,是道教文化在民间风俗习俗的影响体现。民众感言,涞水城隍出巡活动的恢复再现,让已被遗忘的民间文化活动起来,伴随着城隍出巡锣鼓的响起,民众的传统文化意识也被唤醒。
(涞水城隍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