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宫观流派 仙山宫观 福建省福清石竹山道院

福建省福清石竹山道院

道音文化 7年前

福建省福清石竹山道院-道音文化

石竹山道院构筑在福建省福清石竹山南麓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上,宛如空中楼阁,蔚为奇观。道院由仙君楼、观音殿、文昌阁等组成。此山「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以石奇竹秀而得名,为福建省道教名山。

福建省福清石竹山道院-道音文化

福建省福清石竹山道院-道音文化

相传魏晋时期山中就建有“灵宝观”,道教灵宝派即已开始在这里流传。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灵宝观的建筑已颇具规模。后曾改为石竹林,兼融佛道文化。今已恢复为道教活动场所并定名石竹山道院。道院内供奉的主神为汉代何氏九仙。据载,汉武帝时有一个姓何的人,因功被荐任为福州太守。何氏有九子,随父赴闽,不羡荣华,志慕清虚,先在福州于山修道,继隐福清石竹山炼丹,再入仙游九鲤湖驾龙而飞升。传说何氏九仙得道后,经常显化于石竹山中和九鲤湖畔,所以福建省境内有“春祈石竹梦,冬求九鲤签”的民俗。

福建省福清石竹山道院-道音文化

石竹山石奇洞幽,山间有紫云洞、桃源洞、通天洞、日月洞、摘星台、化龙窝等天然洞穴,有鹤影石、蓬壶石、鸳鸯石、棋盘石、龟蛇石、蟠桃石等天然石景,妙趣横生。山上至今保存着众多摩崖石刻,宋代朱熹、明代叶向高、王世懋、谢肇浙、清末陈宝琛等人均曾留下珍贵的题刻、诗作等。明朝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泰昌元年(1620年)六月中旬慕名游览石竹山,称石竹山“岩石最胜”。

福建省福清石竹山道院-道音文化

由于石竹山特殊的人文与地理环境以及中华本土传统宗族文化的影响,千百年来,石竹山成为祈梦与圆梦文化的发祥之地,素有“中华梦乡 石竹仙山”之美誉。作为一种原生文化,石竹山祈梦习俗蓄存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信息。她以道教何氏九仙的信仰作为精神纽带,依照传统的人生礼俗、岁时节令,运用民间心理医疗卫生知识为信众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并起到良好的社会教化功用。

福建省福清石竹山道院-道音文化

中华梦文化源远流长,以弘扬九仙信仰、祈梦习俗、接春民俗为核心的石竹山道教文化使石竹山道院名扬海内外。2008年石竹山举行了第一届中华梦乡石竹山梦文化节,并辑成《梦通大道——中华传统梦文化研究》上下两册论文集,为石竹山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依据。2009年6月石竹山祈梦习俗成功入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竹山梦文化节系列活动在国内外、尤其在台湾地区引起了巨大反响,2010年第二届梦文化活动节期间何氏九仙大规模分炉台湾,有力地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

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群众参与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梦文化盛会。

更多链接

福清石竹山道院图片欣赏

第五届中华梦乡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

迎春、祈梦、纳福——福建石竹山道院“接春”活动见闻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湖州市德清升玄观
  • 上饶市广信区太和宫
  • 温州市龙港金仙道观
  • 赤壁蓬莱庵
  • 荣成市槎山增福延寿宫

推荐阅读

龙虎山道教协会召开规范放生专题学习会
2月前
益阳市道教协会召开全面从严治教推进会
2月前
南京市道教协会赴山西开展“重温红色历史,厚植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1月前
台州市道教协会开展整治督查专项工作
3月前
“2025成都国际古琴艺术周”专场古琴音乐会在青羊宫成功举行
4周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