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书名:《道家生命伦理的传统视域与现代转型》
作者:李红文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2020年4月第1版
页数:235
ISBN:978-7-5203-5975-7
作者简介
李红文,湖北麻城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博士,耶鲁大学、维也纳大学访问学者,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曾荣获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主要研究生命伦理学、道德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级课题4项,已出版专著《卫生保健的分配正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先后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ioethics,《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国际生命伦理学界享有一定的影响力。
内容简介
随着全球生命伦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兴起,生命伦理学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门“显学”。提出“道家生命伦理学”是这个时代一项全新的极具挑战性的理论建构工作。《道家生命伦理的传统视域与现代转型》在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系统性地论证了构建“道家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定位、哲学基础、核心价值、原则建构与现代转型,对当代生命伦理学实践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展开了“道家式”批判,并对这种理论建构所存在的内在缺陷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扬弃,以图重构道家生命伦理思想,为现实生命伦理问题提供一种“道家式”的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系统性反思 1
第一节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1
一 什么是生命伦理学?1
二 生命伦理学的学科定位 6
三 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8
四 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10
第二节 生命伦理学的话语体系 11
一 原则主义vs. 反原则主义 11
二 普遍主义vs. 特殊主义 14
三 国际化/全球化vs. 中国化/本土化 16
四 西方话语vs. 中国话语 19
第三节 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趋势与困境 21
一 问题化:作为诸多问题现象的集合 21
二 建制化:作为各制度建设的推动力 23
三 去伦理化:作为无伦理的叙事研究 26
四 无根化:作为文化表层的道德话语 27
第二章 道家生命伦理的理论维度与价值 29
第一节 理论之维 29
一 前现代vs. 现代vs. 后现代 30
二 文本解释学问题 31
三 普遍主义vs. 建构论 32
四 建构程序与建构价值 34
五 第三条道路?36
第二节 文化之维 38
一 道家生命伦理学的文化特质 38
二 重构论中的文化自信问题 38
三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融合 39
第三节 实践之维 40
一 “道论”如何落地?40
二 “道论”如何指导实践?41
第四节 价值之维 44
一 提升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品质 44
二 促进生命伦理学本土化发展 47
三 培养生命伦理学的超越情怀 51
第三章 道家生命伦理的哲学基础 53
第一节 本体论基础 53
一 道与本体 53
二 道与生命 56
第二节 认识论问题 62
一 道的不可知论 63
二 致道与修道 71
三 道的辩证法 73
第三节 相对主义问题 78
一 认识论的相对主义 79
二 价值论的相对主义 88
三 道德相对主义及其克服 96
第四章 道家生命伦理的核心价值 100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价值观 100
一 自然主义的价值主张 100
二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102
三 人性自然观 103
四 儒道之对比 105
第二节 通达顺化的生死观 107
一 老子生死自然观 107
二 庄子生死物化观 109
三 黄老道家的生死观 112
第三节 形神兼养的养生观 114
一 养气 114
二 养神 115
三 虚静 118
四 寡欲 121
第四节 以道驭术的技术观 122
一 技道分离 123
二 以道驭技 124
三 道法自然 125
第五节 逍遥自由的生命境界观 126
一 无待与自由 127
二 吾丧我与主客统一 129
三 齐万物与同一性 130
第五章 道家生命伦理的现代转型 133
第一节 传统道德观及其超越 133
一 老子论道与德 133
二 庄子论道与德 136
三 对仁义礼的批判 139
四 一种超越性的道德理论 144
五 人性论与心性论 147
第二节 现代转型之基本目标与视域 153
一 生命哲学之存在论高度 153
二 生命伦理之超越性视野 156
三 重建一种“大生命伦理学” 157
第六章 当代生命伦理主要问题的道家批判 161
第一节 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批判 161
一 科学之链:生物医学技术的基本逻辑 161
二 异化之途:生物医学技术的症候分析 163
三 和谐之道:生物技术与人的本真关系 168
第二节 当代医患关系的理性审视 169
一 信任的坍塌与重建 169
二 资本的入侵与防御 174
三 制度的藩篱与超越 177
第三节 西方生命伦理“四原则”之反思 180
一 谁之自主性?181
二 如何行善?185
三 何种正义?189
第七章 道家生命伦理的原则建构 192
第一节 原则建构之方法论 192
一 道家生命伦理学何以可能?193
二 生命伦理原则建构之方法 195
第二节 道家生命伦理原则之论证 197
一 自然 198
二 和谐 201
三 平等 206
四 自由 211
第三节 原则之应用 211
一 政策层面 213
二 法律层面 214
三 伦理层面 215
四 个体层面 216
结语:反思与扬弃 217
一 理论发展的前景与展望 217
二 理论的内在缺陷与不足 219
三 可能的外在批评与回应 222
参考文献 227
后记 234
(转自川大老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