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十九章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十九章

道音文化 5年前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十九章-道音文化

“孝慈”(资料图)

讲道地点:古楼观说经台

讲道内容:《道德经》第十九章

讲道方式:(被动性地)答问

听道人员:尹喜及其他好道者

请看《道德经》第十九章经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尹喜在聆听老子述说“大道”废弃后的社会弊病之后,十分痛心,因而急切地向老子求教其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

于是,老子对尹喜等人说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尹喜听后,向老子行礼致谢。接着,就老子所言而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子请教。

尹喜问:“圣人,您劝诫执政者特别是最高执政者要绝圣弃智,难道‘圣’不好吗?难道‘智’不好吗?,为何要绝弃呢?”

老子解释说:“‘绝圣’的意思,不是指拒绝为圣,而是指不以圣人自居、不去追求圣人的名分。‘弃智’的意思,不是指抛弃智慧,而是指不以智慧治国,亦即不以阴谋权术治国。此外,还要不表现智慧,不自作聪明。如果执政者能做到‘绝圣弃智’,那么民众便可以获得百倍的利益呀!”

尹喜拱手致谢后,再问:“圣人,为何要绝仁弃义呢?”

老子解释说:“前面讲过‘大道废,有仁义’,‘仁义’是由于自然纯朴的‘大道’被废弃以后产生的,它已经远离大道了呀!”

尹喜听后,恍然大悟……

各位:关于“绝仁弃义”,现在的我们是否也恍然大悟呢?下面我们来分享当代人是如何理解的,如安继民、高秀昌、王守国说:在老子看来,大道废弃,人丧慈孝之心,而仁义正是通过强制的形式,规范人们的行为,企图使人们走上淳朴之道。这就背离了人性,背离了自然之道。正因为如此,老子才呼吁人们“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使父慈子孝皆出乎自然而无私,才见其自然之爱和淳朴之情。从理论上讲,老子要抛弃的是孔子儒家的有伪的“仁义”,而倡导一种无伪的真正的“仁义”。

各位:现在再次把我们的思绪回到2500多年前……

尹喜拱手致谢后,再问:“圣人,为何要绝巧弃利呢?”

老子解释说:“”‘巧’,技巧。这里的技巧,不是指制造先进生产、生活器具的技巧,而是指制作‘奇物’以供权贵玩赏或牟取利益的技巧。换言之,即指不正当的技巧。‘利’,这里指贪图奇物之利,亦即不正当的利益。由于‘人多伎巧,奇物滋起’,又由于人多贪‘奇物’(即‘难得之货’)之利,因此要‘绝巧弃利’。‘绝巧’而‘弃利’,‘弃利’,亦即‘不贵难得之货’(3章),‘不贵难得之货’,从而‘使民不为盗’(3章)。”

尹喜等人听后,点头称是。

老子提醒大家并强调:“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其意思是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者,用它来作为教化人的条文还不够充分,所以还要(予以补充以下内容)使人有遵循或遵从的原则,这就是——保持人的自然、质朴之性,减少人的自私、贪欲之心。

尹喜等人听后,频频点头……

各位:本章与上章连接贯通。上章是述说“大道”废弃后的社会弊病。本章则提出医治社会弊病的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供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可以遵循的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期复返于民风淳朴的至善之世,亦即复返于“大道”流行之世。

各位:时至今日,老子所倡导的抱朴守真的人生态度,仍为世人所称道,将来亦然……

东航感赋:

圣智仁义巧利弃,

三者为文不足兮。

治理须从内心始,

见素抱朴损欲私。

(作者周高德道长,系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陈兴超一行到崇道宫调研
2月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武当山道教学院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基地协作座谈会暨共建签约授牌仪式在学院成功举行
2周前
广州道教界举行乙巳年端午慈善慰问活动
1月前
浙江省道协“金牌讲师”巡讲活动暨2025年平阳县道教教职人员培训班举行
3月前
2025年湖州市道教协会讲经培训班在南太湖新区成功举办
3周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