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二十三章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二十三章

道音文化 5年前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二十三章-道音文化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资料图)

讲道地点:古楼观说经台

讲道内容:《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讲道方式:(被动性地)答问

听道人员:尹喜及其他好道者

请看《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经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早晨起床后,尹喜打开大正门,只见天空乌云密布,狂风怒号,不会儿下起了暴雨……尹喜心想今日可能要呆在家里了,于是心情有点失落。老子见尹喜失落的样子,便安慰说:“尹喜,先做早饭,吃过之后,也许天会晴的。”

早饭后,天果然放晴了。尹喜很兴奋地告诉正在内屋闭目养神的老子。老子在尹喜的搀扶下,慢慢地向说经处走去……

待老子坐定后,尹喜便求教治国之道。

于是,老子对尹喜等人说道:“ 希言自然。”少说多余或无用的话,做到自然无为。

尹喜等人听后,点着头……

接着,老子说道:“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刮不了整个早晨,暴雨下不了整个白天。

尹喜等人听后,点着头……

老子问尹喜:“孰为此者?”是谁刮狂风下暴雨的呢?

尹喜回答说:“天地。”是天地所为。

这时,老子严肃地说道:“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所兴起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长久,而更何况人(的妄为)呢?

老子继续说道:“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能够遵“道”而行的人,则与“道”相合。行为与“道”之“德”相合者,则得道。行为与“道”之“德”不相合者,则失道。

尹喜等人听后,点着头……

接着,老子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如果人的行为与“道”之“德”相合的话,那么,“道”也就会被人得到了;如果人的行为与 “道”之“德”不相合的话,那么,“道”也就会被人丧失了。

尹喜等人听后,点着头……

最后,老子严肃地说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君主对老百姓不够讲信用而朝令夕改,于是就必然会有老百姓不信赖君主的后果产生。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二十三章-道音文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资料图)

各位:老子首先提出论点——“希言自然”,并以飘风骤雨不能持久为据进行论证。其次讲人得“道”或失“道”取决于自身是否遵“道”而行。最后指出“信不足”——失于“道”,违背“希言”,实行“多言”的后果。

老子苦口婆心,劝诫执政者要做到“希言”,遵“道”而行,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尹喜站起来,向老子拱手后说:“圣人,您老人家讲得太好了!弟子要是早些遇上您,就会有意识地做到希言,以避免言多必失。”

各位:老子指出“希言自然”,旨在教人少说话。从治身的角度看,同样很重要,甚至关乎平安生存的大问题。《菜根谭》中云:“一言足以招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又有熟语“祸从口出”。记得对《道德经》颇有研究的任法融道长曾说过:“不当说的不要说,当说的也要少说。”此语,可谓深得老子思想精髓。

各位:老子说:“言善信”(《道德经·8章》);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81章》)。老子提倡:说话要善于守信用,要说真实可信的话,不要花言巧语。道祖老子还教人不要“轻诺”,他指出“轻诺必寡信”(《道德经·63章》)。并劝诫执政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17章》《道德经·23章》)如果执政者对百姓诚信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会导致老百姓不信任他。试想: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执政者了,那后果无疑将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不堪设想的。

各位:关于诚信的重要性,儒家与道家其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引用儒家典籍加以佐证。人们常听说的“无信不立”,便出自儒家重要典籍《论语》。《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中记载: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执政者要想取信于民,就必须对百姓讲信用。推而言之,做人亦“无信不立”,即无信用不能安身立命。讲信用的人必是诚实之人,因为诚是信的基础,诚和信是不可分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合而言之,讲求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东航感赋:

暴风骤雨一瞬间,

天地所为亦枉然。

为使天下得以治,

清静无为尚希言。

(作者周高德道长,系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李光富:深刻领会全会精神 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将我国道教中国化进程引向深入
4周前
周口市道教协会举办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坚持中国化 同心正道行”主题学习参访活动
2月前
商洛市山阳县天竺山道观举办传统庙会 促进各地道教文化交流融合
2月前
武汉大道观召开“从严治教”动员大会
3月前
广州市道教协会举行全面从严治教专题培训会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