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之音四川讯 2020年,在各级民宗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成都市民族宗教界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成都市151个宗教活动场所(民族宗教团体)共开展公益慈善活动419场次,投入人力7500余人次,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
一、加强活动针对性、多样性,侧重教内互帮互助。成都市民族宗教界结合自身实际及社会需要,通过抗疫救灾、捐资助学、敬老托孤、扶贫济困等多种方式,在湖北省内疫情严重地区,成都市金牛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都江堰市、大邑县等区(市)县范围内及凉山州、甘孜州等贫困地区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对出现自养困难的偏远小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积极组织开展教内互帮互助,为其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确保宗教界和谐稳定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开展。
二、积极捐款捐物,支援一线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成都市民族宗教界共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慈善活动百余次,投入资金达600万元。成都市佛教界先后向省内外抗疫一线捐款133万元,其中部分捐款用于医用制氧机、呼吸机等设备采购。成都道教界向武汉、成都等地捐款23万元。成都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采购N95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护目镜等紧缺医用物资,捐赠给28家疫情防控一线单位。都江堰市爱国宗教团体,向该市疾控中心捐赠40万元。全市民族宗教界力所能及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各民族宗教团体免除承租团体房屋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租金100余万元。
三、加强规范化管理,确保公益慈善资金的使用合法有序。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坚持非营利、公益慈善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义工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积极配合民政等部门开展工作。坚持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民族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资金使用暨公益慈善项目资金进行审计,维护民族宗教界的社会公信度,确保民族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的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
(转自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