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太极拳与道教

太极拳与道教

道音文化 4年前

太极拳与道教渊源颇深,“太极”这个词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周易·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宋代道士陈抟进一步将其演化为《太极图》。简单地说,太极是指道家认为的宇宙最初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

按照道教内部的传说,太极拳发源于湖北武当山,由道教全真派祖师张三丰创立。太极拳主要以养生保健为主,附以搏击防身,即所谓“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北少林、南武当,太极拳作为道教武术的代表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晚清著名拳师“杨无敌”杨露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杨露禅曾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偷师学艺,后在北京教拳,跟其学拳的不乏王公贵族。坊间传闻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对杨露禅的拳法大加赞扬:“杨进退闪躲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或太极之浑圆一体也。”有人认为太极拳之名,或源于此。不过翁同龢对杨露禅拳法“太极之浑圆一体”的赞词,我们从现存翁同龢所写文献中查不到依据。而且,早在翁同龢之前,用“太极”形容内丹拳法的道教文献很多。例如,明末清初的内家拳名家王宗岳,就写过《太极拳谱》。我们很难说太极拳的名称源于翁同龢的赞词。不过,晚清民国以来,太极拳确实在社会上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当太极拳确实是我国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民国时期的徐本善道长(1860年-1932年),对武当太极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徐本善道长是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五代弟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因监修武当山神道有功,被襄阳府尹熊斌任命为武当山全山道总。1931年,贺龙率部到武当山时,徐道长深明大义,将武当山紫霄宫父母殿作为红军司令部,还为红军后方医院腾出住房。徐道长还打破“武当功夫不外传”的禁忌,在父母殿前,向贺龙和红军指战员传授太极拳。贺龙离开时,赠联“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西去云腾霄”,联首“伟樵”二字,正是徐本善道长的号;联尾则暗含“紫霄”宫。次年,徐本善道长因为接待过红军,被国民党军阀枪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特别支持太极拳的发展。1956年,国家体委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编成“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1979年,又吸收陈氏、杨氏、吴氏和武氏太极拳之长,编成“四十八式简化太极拳”。

最后,我们再重温一下徐本善道长当年撰写的《太极拳歌》:“太极真传出武当,功夫全在辨柔刚。倘若悟得真妙诀,强国强民亦自强。”

(本文作者:张雪松,转自中国民族宗教网站)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江苏省道协召开六届四次会长办公(扩大)会议暨深化道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整顿工作专题会议
1月前
益阳市道教协会召开全面从严治教推进会
2月前
太一神,一位被你忽略掉的先天大神
2月前
新书推介:民国时期道教内丹学研究
3月前
曲阜市道教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成功召开
3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