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下午,宗教学理论研究室主办的“宗教现象学论坛:身体·山水·宇宙”在世界宗教研究所大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当代宗教研究室王超文研究员主持,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筑师陶金主讲。陶金主要负责与洞天福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工作与当代文化宗教建筑设计,有着充足的宗教学,特别是道教研究的理论积累以及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
此次论坛将人类身体和身体的仪式行为作为理解宗教建筑的切入点,从人类自身的身体出发来探究中国古代建筑仪式空间的基本动力逻辑。陶金在讲座中指出,人的身体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直立,二是运动,延伸出垂直身体观与平行身体观两种身体观念,对应两种对于人神关系的不同感知方式,以及两种不同的建筑空间类型,而在中国历史上,这两种空间类型又出现了协同和合并关系。这种理解神圣空间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用来理解中国的山水以及山水之间的宗教建筑。最后,陶金指出,在“天地人”同构的思想传统中,人身、建筑、山水、宇宙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所有的神圣空间均旨在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道的沟通。
在与谈环节中,李志鸿研究员针对佛道神圣空间的异同提出了问题,王旭助理研究员从身体现象学的角度谈了身体与建筑的关系。在自由讨论环节中,黄瑛助理研究员也就基督教与中国传统宗教神圣空间之间的差异谈了自己精彩的见解。
(本篇图文转自中国宗教学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