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上午,浙江道教学院“之江同心·正理讲坛”2024第3期讲座——老子“上善若水”与吉祥“三宝”的上德修道观,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谢清果主讲。讲座师生参加人数约百余人。
谢清果,1975年生,福建莆田人,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传播史方向),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访问学者,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海峡道教学院客座教授,兼任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华夏老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从事华夏传播研究、中外文明与媒介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其他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生命道教指要》《和老子学传播》《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道德真经精义》《庄子的传播思想》《当媒介学遇上老学》等30余部,主编《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中华老学》三本集刊,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在讲座的伊始,谢教授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为引子,引领深入《道德经》的奥秘。他强调,《道德经》不仅是一部承载古代先贤智慧的经典,更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启示与指导。这部典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历经千年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
继而,谢教授在讲座中提及了鲁迅和尼采对《道德经》的高度赞誉,这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深远影响的见证。他表示,《道德经》中的“玄同”思想与孔子的“大同”理念相联系,指出两者虽源自不同文化背景,却都追求着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让听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道德经》的普世价值。
谢教授详细阐述了“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与《道德经》精神的紧密联系,强调《道德经》所倡导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正是对中华文明品格的形塑和传承。故此,在研读《道德经》时,应当注意境界与阶段的重要性,具体可参见第八章“法水修身”的观念,如善信、善地、善行、善势等。
对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而言,还应当联系老子三宝。他特别指出,“慈”作为老子三宝中的核心,体现了无私纯粹、广博宽容的大爱,是我们应该学习和追求的。最后,谢教授在结语中强调了《道德经》的现代意义,鼓励我们深入学习并践行其中的智慧,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这场讲座谢教授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深入剖析了《道德经》的精髓与价值,让听众受益匪浅。通过本次讲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道德经》的普世伦理与深远意义,为将来参与讲经讲道事业提供思路。
(本篇图文转自浙江道教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