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至3日,为深入践行道教中国化方向,落实全面从严治教要求,发扬道教界“深入经藏、研习经典”的优良传统,培养新时代道教讲经人才,江西省道教协会第十届玄门讲经活动在九江市都昌县成功举办。
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宗教一处处长胡卓,九江市委统战部三级调研员余志,都昌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幸成,以及江西省道教协会会长李绍华、正处级干部万琴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奏响,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江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九江市道教协会会长金理清道长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会长李绍华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学经讲经是道教健康传承的重要根基,江西道教协会连续举办的十届讲经活动已成为激发爱国情怀、推动文化传承、强化道风建设的重要平台,助力年轻道众以理论创新激活道教文化生命力。他提出道教中国化江西实践的三大途径:一是增进“五个认同”,引导道教界坚定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二是彰显 “道教智慧”,与和谐价值观的时代契合;三是实现 “守正创新”,在传承核心教义的基础上,建设符合时代需求的教义思想。
幸成部长致辞中阐述了都昌道教文化渊源——晋朝苏耽、吴猛、许逊于元辰山(道教第五十一福地)修炼得道的典故,赋予本次活动深厚文化根基。他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论述,指出本次活动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道教健康传承”具有深远意义。
余志调研员在致辞中回顾了九江道教史脉,从西周匡俗结庐奠定“匡庐”之名,到葛洪、陆修静等高道驻锡修道,庐山作为“天下最胜福地”的历史积淀,为当代道教中国化实践提供文化滋养。他指出,九江市近年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推动宗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此次讲经活动正是这一实践的生动体现。
讲经环节邀请宜春学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卉、龙虎山道教学院教师徐春林,以及江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李友金、江西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熊海明、宋崇道担任评委。
来自九江、南昌、赣州、宜春、上饶、鹰潭、景德镇、萍乡、新余、抚州、吉安市的12名选手按抽签顺序围绕《道德经》指定章节展开阐释。选手们结合时代背景,从修身养性、社会伦理、生态保护等多个维度解读经典,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灵活的思辨能力。
胡卓处长受邀为此次讲经活动作总结点评,她强调,讲经说法是道教界基本功,要做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与时代形势广泛结合,与全面从严治教紧密契合。
此次讲经活动最终宜春宋高瀞道长获一等奖;九江陈洋道长、鹰潭张日新道长获二等奖;龙虎山道教学院陈凤香道长、上饶樊震道长、景德镇李登峰道长获三等奖;萍乡李继道长、南昌陈法瑾道长、新余顾蓉蓉道长、吉安刘义智道长、抚州龚福旺道长、赣州唐丹丹道长获优胜奖。
江西省道教协会教风委员会副主任邓法炜与王理天、杨久平、王一静、李琴四位成员全程监督活动,通过规范讲经流程、严明评审纪律,推动形成全面从严治教的道风建设新格局。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省道众搭建了经典研习平台,更通过从阐释到实践,再到创新的闭环,为道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注入了时代动能,为道教中国化江西实践提供了新样本。
(江西省道教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