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天桂山青龙观道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南部,原为明代崇祯皇帝行宫。据《平山县志》记载:平山西北诸山多层峦苁萃之观,而天桂山独为第一,有三门天险之奇,有土谷朝阳诸洞之异,而有“北武当”之称。青龙观现任住持为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四代玄裔弟子李诚夏。
据史料记载,明朝崇祯皇帝派林重华为其选灵秘之地兴建行宫。林重华遍访北方名山,见天桂山“其山高而秀,其地僻而幽,时有灵气旋绕,鸾飞凤舞之状”,遂鸠工庀材,大兴土木,兴建行宫。清初林重华出家入道,更道名为林清德,改行宫为青龙观道院。
青龙观道院现存主要建筑有真武殿(钦安殿)、灵官殿,祖师殿、云集台、魁星阁、文昌殿、钟鼓楼、朱雀门、东西山门及其他附属建筑,均建于悬崖峭壁之上,布局精巧。道观院内古碑林立,还有明珠井、千年银杏树等。其中真武殿(钦安殿)、灵官殿,祖师殿皆坐北朝南,一字排开。
真武殿处于道院核心,是青龙观的主殿,又称钦安殿。真武殿按古建最高等级、宫廷制式建造,黄瓦红墙,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处处彰显皇家威严。殿内供奉真武大帝,又称荡魔天尊、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等,是道教所尊奉的职掌北方天界的重要天神。《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记载,真武大帝原是净乐国太子,长而勇猛,誓愿除尽天下妖魔,不统王位。后得真人传授无极上道,入太和山修道,功成德满。玉帝敕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改名武当山,意为“非玄武不足当之”。自宋以来,历代帝王对真武大帝不断加封,至明成祖朱棣达到顶峰。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王位,据传在整个行动中真武曾多次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称帝后特加封其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在真武大帝的发祥地湖北武当山兴建宫观和在北京紫禁城御花园钦安殿奉祀真武大帝,另外真武大帝的庙宇遍布全国各地,真武大帝的信仰还传播至东南亚许多国家。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圣诞之日。
灵官殿供奉的是王灵官。灵官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护法神,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王灵官位列五百灵官之首位,他赤面三目,身披金甲,右手执金鞭,左手掐灵官决,足踏风火轮,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祖师殿供奉的是明代崇祯朝大将李国祯,李国祯官至京营都督、爵位“襄城伯”、守卫京城,林清德感其忠烈,建庙祀之。
魁星阁供奉魁星神,魁星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崇拜,读书人将魁星视为守护神而顶礼膜拜。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民间俗称文曲星。据道经记载,天上文曲星曾于西晋末降生四川梓潼七曲山为张亚子,以后历代转世,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禄,遂成为文昌帝君,备受读书人的崇拜。
另外,青龙观钟鼓楼的设置极为特殊,有别于钟楼一般在东侧、鼓楼在西侧的建筑模式,而为东鼓西钟,在全国范围内仅北京白云观如此设置,其中原因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
青龙观与天桂山雄秀交融的天然风光交相辉映,兼具了皇家园林的气韵和道家仙宫的庄严,以其庞大的建筑群,依山就势,随崖而建,可谓陡崖镶金,绝壁嵌珠,巧夺天工。
(平山县天桂山青龙观道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