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0日晚,一场关于陶弘景文化的学术沙龙在茅山保朴山房的九霞厅内开启。茅山陶弘景学术文化研讨会开幕的前一夜,先抵会场的学者们已按捺不住交流的热情。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家葵教授主持沙龙活动。

陶弘景既是炼丹家,又是医药学家;既是书法家,又是军事预言家。这种跨越学科的视野,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瘗鹤铭》拓片,至今承载着与陶弘景祖师相关的文化记忆。

学者们在活动中提到,梁武帝为支持陶弘景的道教活动,专门派遣人员在茅山为其修建朱阳馆,陶弘景在此主持宗教事务,就如同当时的知识分子沙龙。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为茅山道教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活动中,学者们纷纷提笔,以翰墨书法,交流心得,也与千年前的陶弘景祖师、与博大精深的茅山道教文化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沙龙持续几个小时,学者们从道教仪轨谈到医药养生,从文学成就论及政治理想。这场不期而至的雅集,仿佛千年之前华阳馆中那些随心而发的清谈,在冬日的茅山,续写着中华文脉的当代篇章。

沙龙散场时,还有学者在会议厅墨迹前驻足。那些笔走龙蛇的留题,不仅是沙龙的纪念,更成为陶弘景文化研究长卷中,一抹鲜活的当代注脚。

(道音文化现场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