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宗教学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突尼斯、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国际宗教学相关研究展开探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本次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朱旭尧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吴国生致辞。
吴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背景,聚焦宗教学方法与理论创新,响应时代的召唤,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对话平台。他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宗教学的学理价值,推进中国特色自主学术体系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实践;同时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国宗教学的国际影响力。他期待与各位学者携手,产出更多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学术成果。
会议主旨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台湾元亨书院院长林安梧教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盖建民教授分别发言。郑筱筠研究员以“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以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史为主线,讨论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林安梧教授的发言在比较宗教学的视阈下探讨了儒教的定位问题。盖建民教授分享了他关于道教研究中国化的思考。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在分设的两个分会场中,各自围绕宗教与世界发展、佛教研究、道教研究、儒教研究、基督教与天主教研究、伊斯兰教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等主题进行了研究成果发表并展开了讨论。
会议闭幕式,分会场代表上海大学宗教与全球政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刘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纪华传研究员代表两个分会场进行了交流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进行了总结致辞。
(本篇图文转自中国宗教学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