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惠宫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东街92号,其历史可追溯至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5-1068年)。当时苏轼任湖州知州,多次在此祈雨吟雪,并以“广济天下,惠泽众生”之意为宫命名,亲题宫门匾额,为广惠宫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广惠宫距今已有960余年,比南浔古镇的建镇历史更为悠久。最初,这里是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场所。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曾在此筑粮仓,并将其设为行宫,因而广惠宫又被称作“张王庙”。
历代文人墨客皆在此留下印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苏轼的题匾。同时,宫内留有王羲之“道”字石刻影壁,更为广惠宫增添了独特的文化价值。
明代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当地乡绅董惇儒再次复建广惠宫正殿,并改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神像,同时增置后殿为玉皇阁,将祠山神像移至前殿。广惠宫历经三毁三建,明万历四十八年,广惠宫倾圮,朱董二氏重修;崇祯十年,广惠宫遭雷火毁;顺治十五年,镇人张初龙重建。每一次重建,都凝聚着人们对广惠宫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传承的坚定信念。
2003 年,广惠宫进行了系统重建,基本恢复了历史风貌。如今,这里不仅是一座供奉道教神祇的宫观,更是南浔古镇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
作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广惠宫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以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吸引着八方来客。它既是南浔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