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陈崇真:道教—启迪智慧人生的学校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陈崇真     时间:2012-09-15 11:02:21      繁體中文版     

吉林市道教协会企业家七日体道班

道教思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悠久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哺育陶铸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哲理和信仰体系,理奥而通达,为历代有识学者和方外之士所珍重。那么,什么是道教?我们不能不知道;什么是人生,我们究竟圆满的人生是什么,我们更不能不知道。为此,在这里我以《道教—启迪智慧人生的学校》为题,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一/以为教父——道教:教育人为善、归根的大学校

什么是道教?道教究竟是什么?学道的人不能不知道。道祖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云:“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在这里,“教父”,“教”是指教育,“父”是开始的意思。老子的这段话是说:古圣先贤有遗训,我亦以此来教诲他人:人生应体悟“大道”而行,不可仗势欺人、蛮横霸道、伤天害理,否则会得不到善终的,我将以此至真的道理,作为施教于人的开始。《太上老君宝诰•志心皈命礼》中云:“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化行今古,著《道德经》凡五千言”。这段话是说:道祖老子累劫化生临世(81化),随处应感变化,处处开设弘扬道教的教育场所而度人成真,成为黄帝、帝尧、等历代帝王之尊师,为教化今古凡夫改过迁善、归根复命而著五千言《道德经》。类似以上,言诸天尊、仙真以教育(教化)众生为己任的圣训,仅在一册《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中,经不完全统计,就出现15次之多。纵观道藏“三洞四辅十二类”浩瀚著述,以及五千年来道教文化在辅助华夏历朝历代国君治世化民、安邦定国、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与历程,足以说明,道教之精神本质,绝非迷信,而是多元民族文化、道德的普及教育机构,是教人:国土长治久安、生民安居乐业,人心改过迁善、归根复命的大学校。

“道教”是道祖老子关于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教育,是对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道教是教学、是教育;它是智慧、是令人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人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道教是对众生进行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有人或问:道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此疑问就会消除。大家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学校,只有教育教学单位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老子为道祖、祖师爷。称教祖张道陵为天师,即弘扬天道的老师,这就说明,道教这个教育机构是老君爷他老人家创始的,并于东汉顺帝时,他老人家化降蜀中,授张道陵以正一盟威籙后,方正式设道立教而名之曰天师道。自此,学道人自称为徒弟、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就知道,我们跟道祖、教祖之间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道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道祖、天师与我们是师生关系;先羽后化各位仙真是道祖、天师的早期学生,我们是道祖、天师现在的学生,诸多仙真是我们的学长,此事一定要清楚。这些名称只有在教育机构里才有,由此可以证明道教是教育。

再从道教道场的组织(道教宫、观、庙)来看,宫观是道教教学与道教艺术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从宫观的组织也能看出,他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住持(监院)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宫观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教化世人的科目)是他制定的,教师(法师)是他聘请的,这是住持、监院的职责。
住持(监院)下面有三位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都讲法师”;掌管训导的称“监斋法师”;掌管总务的称“都管”。名称虽然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主管的事务和现代学校里的教务、训导(辅导员)、总务没有两样。可见宫观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

中国过去称道教宫、观为“丛林”,丛林就是道教大学。我们从中国道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此事实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究竟在学什么。

道教,这所对众生进行至善圆满教育的大学,她所施教于众生的无非是:1、阐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谓人生,就是自己。所谓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2、劝勉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使之合乎于“道”。3、化导众生:爱国爱教,自度、度他;济世利人、追求宇宙和谐、国泰民安;改过迁善,相信修道积德定能安乐幸福、不生不死;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归根复命、修道成仙(大罗金仙)为追求终极目标。以上这些,我们学道者不能不知道。

(三)仙道贵生——把握好人生的价值

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体现了道教的鲜明特色。所谓“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学和实有,神仙生活是逍遥无碍,长存不亡的,他们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学道务道之人学习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长生久视、不生不死。所以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经》曾把这一要旨归纳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南华经》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谷,只吸风饮露。可以乘云御龙,行游四海之外。还说有一种人,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汉书•艺文志》则将神仙概论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二是太上《道德经》修真常长生久视之道的理义。祖天师张道陵立教时,将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为一体,完整了道教信仰的体系。他在《老子想尔注》中说:贵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愿长生”,“生生不息”以至“无生无死”。从而构成了“仙道贵生”的重要教义。

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为此,历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积极探索生命修炼的途径,总结了丰富的修养学说和修炼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精神为动力,立志要“度已度人”,反映了道教贵生乐生和胸怀世人的人生态度。

修道以至长生成仙,就是要求人们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灵秀之气而化生,得之不易,当格外珍惜。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养和身形生命的修炼两个方面。道教谓之“性命双修”,以致神形兼备。心性品德的修养和提高,是修炼物质生命的基础。修养心性品德的标准,是学修“道”一样的德行,清静寡欲、柔弱不争。遣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延寿,以此争得“抱元守一”“脱壳成仙”时间。同时,还要广行善举,利物济人,积功累德。生命的修炼则是以品德修养为根基,宝养精气神,通过服食导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气化炼、静功动功等修炼方法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长久。最终达到神形合同、返朴归真、成仙得道。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