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杂谈47
“以翰墨歌盛世,借丹青颂辉煌”,南京道教界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展
2024年9月22日上午10点50分,由江苏省道教协会指导,南京市道教协会主办的“南京道教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展”在江苏省会议中心的主楼三层的金陵厅开幕!
在这山河壮丽,岁月峥嵘
...
宋代的道教美术
泉州太上老君像
宫观壁画与造像
道教美术在宋代因帝王的提倡,有几次大发展的机会。据史书记载,宋王朝曾几次大规模兴建宫观,召天下名家绘制壁画和雕造神像。宋真宗时,建造玉清昭应宫,建成后
...
唐代的道教美术
宫观造像与壁画
唐代的道教造像比之前大大增加,太上老君像几乎各地均有,比较有名的是西安博物馆藏的太上老君汉白玉石像和山西省博物馆藏的老君石像(又称常阳天尊像)。山西省博物馆藏的老君石像头上盘髻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美术
造像与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的重大变革时期,经过知识分子的改造,道教成为完备而成熟的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这一时期的道教造像在神像风格、形式上均受到佛教造像的影响。在形象上,道教神像的面目、
...
“描绘”神仙的道教美术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作为本土宗教,其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道教以我国古代的原始信仰、巫觋、方术、卜筮为基础,同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吸取了佛教的某些组织形式。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道教成
...
书法与道德:有感于黄信阳书法
在人们眼里,黄信阳会长是一位道行高深、学问渊博的高道大德。但在他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的知识瀚海中,对书法却情有独钟、爱而有加。他在书法的道路上也有很多让我颇为感慨的地方:
道德与得道。黄信
...
文字能可通神,书法与大道“相看两不厌”
道文化有众多方面:斋醮经忏,打坐养生,武术,音乐,绘画,书法……每一样都蕴含着道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宗教之传播,亦多依靠艺术为资用,作为一名道人,依据自身所长选择一
...
道教神仙画,美术中的神仙境界
《道德经》上说,“道”的特点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老子想尔注》上说:&ldquo
...
康熙帝御笔“天下第一福”中的吉祥文化
清代十二位帝王之中,若论最喜题字,非乾隆皇帝莫属。王羲之名作《快雪时晴帖》仅28字,乾隆为其共题字上万有余,对题字的热爱可以说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但名作却鲜少人知。相比之下,其祖父康熙帝一
...
耿纪朋:艺术是信仰的手段还是对象?
中国古代寺观石窟壁画在今天主要是作为艺术品被审视,其出现的初衷和其原本存在的空间却是因为信仰空间布置的需要,艺术性只是为信仰服务的一个参考值。
古今角度不同和时代性的文化定位不同,使得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