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杂谈1411
爱国爱教,是我们的核心信仰
道教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宗教,根植于中华大地,它崇尚黄帝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从历史来看,道教的民族性决定着其命运与国家的盛衰有直接关系。当没有外族入侵、国运昌盛时,道教也随之而昌盛。反之不然
...
永远的怀念——纪念石首小南岳徐崇发道长羽化十周年
2015年夏至日,石首小南岳徐崇发道长羽化登仙……
真人羽化,转瞬十年。往事历历,浮现眼前。
恩师徐崇发道长,师事于李信善道长,为道教全真龙派第二十六代玄裔。她老人家羽化前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仙风道骨,
...
修道这件事,有没有唯一固定的标准可以遵循?
道教以道为根本信仰、以道为行持原则、以道为人间教化,不论何年何代,修道者都把一个“道”字作为日常坐卧的真一标准。奉行历代祖师的修道慧语,这是入门学道的重要事。道教以皈依道经师三宝为初学道的第一训诫,
...
论丹道的“印心”与“师承”——参《医道还元》
丹道修炼之中,最为玄微精妙者,莫过于“心印”与“师承”。此二者,既是入道之门,又是成真之径,非言语可尽述,唯实践可通达。何为“印”?何来“无碍”?“印”,如印章落纸,刹那契合,无有间隙;如明月映水,
...
“强梁者不得其死”之我见
“强梁者不得其死”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该章全文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
...
修道要从心上学,炼心养性学是一切修炼的基础
现如今很多讲求修行的人,都会挂在嘴边一句话,叫“佛心道骨儒作表”。意思是说,学佛要修心,学道要修性命、修风骨,学儒就要懂得为人处事的礼节。这句话乍看是没有错的,说的也正是三教圆通的道理,但有一个基本
...
邱清辉道长:漫谈道教经典诠释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一直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人们期待复兴传统文化的愿望日益强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理应带头去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价值、利民生的思
...
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修的是万物圆融的理想境界
从人类开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大自然开始,便产生了对自身从生到死的命运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古人提出了“天命论”,认为生死祸福都是由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掌控着。从最早的天,到人格化的天帝,再到主
...
《南京照相馆》:在沉默中静默地呐喊
2025年7月26日16时57分,我沉默地从电影院中走出。
晴天烈日后的余晖中没有半分闷热,浑身裹挟的幽寂倒让我在这酷暑中打了几个寒战。
或许不仅仅是我,和我看同一场电影的观众或许也大多是这般感受。
...
龙门回望:丘处机的抉择与千年回响
在陕甘交界这片饱经岁月摩挲的土地上,每当暮色如纱,悄然漫过山脊,龙门山的轮廓便在余晖脉脉中,渐次清晰勾勒。七百年前,长春真人丘处机曾于此悠然驻足,深情回望,留下“南望龙门一豁开,东迁鹤驭再头回”的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