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杂谈1324

寻访栗城真武庙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真武大帝,道教尊称他为“报恩祖师”,其尊号又为“混元六天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民间百姓尊称他为“九天荡魔祖师”“玄武祖师”“真武祖师”等。在道教神仙体系里有着极高的地位。明代以 ...

再论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思想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我们的圣人老子在这一章节提到了他对生命的理解,而我们的传统的道家思想也是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生死之道 ...

恰逢佳节,说一说修道人的有情与无情

在道教的教义中,向来是推崇人们要去尽到人间社会责任的。不论是讲忠孝,还是讲诚信,道教修行从来都是立足于“人本”。以人来修人道,所以更不能背离了人间的伦理纲常而去妄谈成 ...

如何修道、如何得道,《清静经》中早已有了答案

《清静经》,全称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下文均简称《清静经》),是一部唯有五百八十字内容,却述尽道教修行义理的经典。现今道人们讽诵的早晚功课中,《清静经》被列为第一篇经典,由此可见此经对于 ...

道长,我也读了很多经,为什么你讲的道理我都没读出来?

笔者在与信众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道教的经典都有哪些?一般地回答,都会把老子、庄子等大家搬出来。可是我们也知道,历史上注解老庄的人汗牛充栋,读老庄、讲老庄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就造成世上有 ...

曲木与鸣鹅,庄子写了两个故事,实则讲的是人生应该怎么活

自老庄之风盛行以来,人们惯常以无为、逍遥为其思想主旨,认为他们二人都是在倡导一种适性自然的出世之风。尤其是庄子,其幽默风趣的笔触下,写了许多反对“有用”“ ...

我们“观天之道”,为什么观,观了又能做什么?

在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阴符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开篇首句提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很多人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单纯地看字面意思,仿佛是明明白白。白话解释一 ...

关于读经与讲经,再谈几点认识

道教皈依,即皈依道经师三宝。这其中,经宝的作用尤为重要。三洞琼纲,承载的是传承祖师大道教化的妙用,唯有读懂经典,才能真正地亲近妙道。因此,学道之人读经、学经,这是修行的第一部。玄门中也十分强 ...

七月七日,历史莫忘,修行更要有家国担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 ...

感悟:我心中的神仙梦

道教是一个信神仙的宗教。但神仙是什么?我想对于绝大多数的不信宗教人士来说,很难说清楚神仙究竟是怎么样的存在,甚至神仙是否存在。但小时候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常听牛郎织女的故事,那遥远的天上住着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