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之我见
“上善若水”是道祖老子指导人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何谓“上善”?“上善”是老子理想中最具备完美品德的圣
...
浅谈度人与度己
在道教义理中非常重视度人与度己的思想。度人,一方面从精神和肉体上拯救教化世上之人,为之清心疗疾;超度荐拔死去的亡魂,树立接引众生的楷模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著书立说传播道教义理,运用智慧悟性为他人指点
...
香烟袅袅 经忏声声 ——上海钦赐仰殿见闻
因为学习的需要,我作为一个全真道士受中国道教学院的派送到上海学习正一道斋醮知识。上海道协史孝进会长安排我住在浦东新区的钦赐仰殿。该观有序的管理,道友们浓郁的学习气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序的
...
淮安市统战部仲波部长一行莅临东岳庙慰问市道协主要负责人
道教之音江苏讯 2013年2月19日,淮安市委统战部仲波部长莅临东岳庙慰问市道协主要负责人,陪同参加慰问的还有市民宗局倪裕扬局长、市委统战部王子政副部长、淮安区政协副主席
...
中国古代小说视野中的民众“仙界”观念
道教创立后,在汲取古代神话传说及民间信仰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神仙境界系统,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仙境”的观念早在道教之前就存在。虽然道教产生后在汲取&ldqu
...
金代全真词与元代散曲的俳体
在诗词曲三种体裁中,散曲的生动活泼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著名学者任讷在《散曲概论》中说:“且俳体之格势极多,制作不穷,几占全部著述之半”,并列举了散曲中的二十五种俳体,将俳
...
岭南人生死观的道教意味
道教是乐生恶死的宗教,其长生不死思想,渗透在国人的思想意识、民俗心理和社会习俗诸方面,影响深远。岭南人的生死观就带有浓厚的道教意味,体现道教在岭南的地位及其与岭南文化的融合。
一、饮食的讲究,
...
唐代女性道教情怀的成因初探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时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山野樵夫,能诗者随处可见。在璀璨的诗歌海洋里,有一大批女性创作的诗歌,这些诗歌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唐代女性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道教情怀。《全唐诗》中收录的女性诗
...
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成為全國政協對外交往的重要平台之一
提要
在全國政協對外交往的舞台上,活躍著一個重要的團體——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簡稱“中宗和”),這個由我國五大宗教代表性人士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
...
春节期间泉州本地宗教朝圣火爆
道教之音福建讯 春节长假刚刚过完,2月17日,泉州晚报记者从泉州市区各大旅行社了解到,随着春节旅游热潮的逐渐冷却,部分旅游线路的价格降幅过半,是市民错峰&l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