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涛:两代帝王与一部《道德经》
主题词:明太祖、宋徽宗、《道德经》研究、启示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通过明太祖与宋徽宗对《道德经》的诠注对照,说明《道德经》是一部研究普遍真理的科学著作。不同层次,不同的出发点与追求,从《道德经》
...
尹志华:试析北宋《老子》注家对儒道思想的融通
内容提要:受三教融合的时代思潮的影响,北宋学者在《老子》注中,致力于儒道思想的融通。他们通过对道之本末、体用的论述,将老子之道与儒家的纲常名教贯通起来,消解了二者之间的对立。他们还对老子的&l
...
许抗生:和谐社会 法道而行
和谐思想是《道德经》的基本精神。“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的最高的最一般的法则(规律)。这个本原的&ldq
...
刘永明:老子思想与道教炼养学的心脑关系
“心主神明”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论点和理论特色所在,明代李时珍虽然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一说,但未作明确的解说,而在《本草纲目》的药理分析中,李时珍
...
六小龄童:孙悟空:道释儒三教合一的典范
不少学者认为小说《西游记》对佛教表现出来的态度是“肯定”的、“尊崇”的,例如明清时代的“谈禅”说和现当代学者的“
...
刘长乐:道德经与柔性管理
美国应用物理学家迈克•哈特在其著作《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写道:“在卷帙(zhi)浩繁的中国书海当中,有一卷薄而又薄的书可能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这本书名叫《老子
...
李养正:《老子》的“民本”情怀与“不争善胜”之道
《老子》传世,历时悠久,从战国以至于今,以其蕴义精湛,素为中外有识者所赞赏,引发的议论亦纷呈多彩,各执己见亦各循其是。余浅学哲典,无能深研,仅在诵读之余,稍有所思。我以为《老子》旨趣渊博,关涉广泛
...
李显光:文始少阳皆出老子
老子是是道家思想的奠基者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第一次提出了“道”这个哲学的最高范畴,开创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其理论通过道教而得以延续并发展。道教效法天道的自然论,和&
...
李利安:唐玄宗《通微道诀》的人生和谐之道
一、《通微道诀》的出现
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不但在治理国家和对外关系方面很有作为,而且在文化发展与文化交流方面颇有建树。他虽然实行的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宽荣政策,但重点扶持的
...
李建军:道教之和谐观的现代意义
和谐是民众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谐的社会里,不仅人人心情愉快、处处温暖融洽,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社会秩序稳定而协调。在中国各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交替中,和谐不仅是先人们为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