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滴天髓——体用章》浅论

《滴天髓——体用章》浅论

道音文化 14年前

鹤按:《体用》一章在《滴天髓》一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应网友霜谷兄的求贴,鹤以自己浅薄的命学修养在前贤的基础上对此章重新注解,2003年后在易文化网站发表后深受大家的喜欢,也被多家网站转贴,今重新发出。

道有体用,不可以一端论也,要在扶之抑之得其宜。

语释:道者,真理也。体者,事物之本体,本质是也。亦为结构,组织,规律,形象之意。
用者,是指施行,功效,作用之意。从子平命学的范畴出发“道”在这里为命学之理也就是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体”是指八字命局的干支结构,组合产生的各种格局与行象及日主的状态与性质。“用”是指五行之气随着干支会合刑冲,节令旺衰,寒暖燥湿而变易的,它并没有固定的准则和指定范围。完全是依“体”的各种情况而出现并发挥其作用的。
这句话解释起来的意思是:八字所蕴藏的宇宙规则有体也有用两方面,推命时要两者兼顾去观察考虑,不能顾此失彼,既要掌握好体的整体气势也要去看用的扶抑作用是否适合命局或日主的需要,是否恰到好处。

这句话强调了论命时不能单以用神作为算命唯一标准还需要看命局的整体气势与生克情况。

这一章被任铁樵重新注解编排〈滴天髓〉后为第十三章,尚在精神,顺逆,月令等章之前可见此章的重要性。

原注:有以日主为体,提纲为用。日主旺,则提纲之食神财官皆为我用:日主弱,则提纲有物,帮身以制其神者,亦皆为我用。提纳为体,喜神为用者,日主不能用乎提纲矣。提纲食伤财官太旺,则取年月时上印比为喜神;提纲印比太旺,则取年月时上食伤财官为喜神而用之。此二者,乃体用之正法也。有以四柱为体,有以化神为体,四柱为用,化之真者,即以化神为体,以四柱中与化神相生相克者,取以为用。有以四柱为体,岁运为用,有以喜神为体,辅喜神之神为用,所喜之神,不能自用以为体用辅喜之神。有以格象为体,日主为用者,须八格气象,及暗神,化神,忌神,客神,皆成一体段。若是一面格象,与日主无干者,或伤克日主太过,或帮扶日主太过,中间要寻体用分辨处,又无形迹,只得用日主自去引生喜神,别求一个活路为用矣。有以日主为用,有用过于体者。如用食财,而财官食神尽行隐伏,及太发露浮泛者,虽美亦过度矣。有用立而体行者,有体立而用行者,正体用之理也。如用神不行于流行之地,且又行助体之运财不妙。有体用各立者,体用皆旺,不分胜负,行运又无轻重上下,则各立。有体用俱滞者,如木火俱旺,不遇金土则俱滞,不可一端定也。然体用之用,与用神之用有分别,若以体用之用为用神固不可,舍此以别求用神又不可,只要斟酌体用真了。于此取紧要为用神,而二三四五处用神者,的非妙造,须抑扬其重轻,毋使有余不足。

任氏曰:体者形象气局之谓也,如无形象气局,即以日主为体;用者用神也,非体用之外别有用神也。原注体用与用神有分别,又不详细载明,仍属模糊了局,可知除体用之外,不能别求用神。玩本文末句云,“要在扶之抑之得其宜”,显见体用之用,即用神无疑颖。

鹤按:原注对体用的阐述过于驳杂,有的地方对某些观点论述的模糊。如:然体用之用,与用神之用有分别,若以体用之用为用神固不可,舍此以别求用神又不可,只要斟酌体用了。任对此句话的含义理解的非常正确,他驳斥了原注的某些说法,重新确定了体与用的概念并说明了如何取用神,对于明清留下来取用神混淆的概念任铁樵大有拨乱反正之功。
任首先讲解了体为形象之局即气势偏枯的命局,如从旺的曲直,炎上,两神成像,或从儿,从财,从官,化气等格。

旺则抑之,弱则扶之,虽不易之法,然有不易中之变易者,惟在审察“得其宜”三字而己矣。旺则抑之,如不可抑,反宜扶之;弱则扶之,如不可扶,反宜抑之。此命理之真机,五行颠倒之妙用也。盖旺极者抑之,抑之反激而有害,则宜从其强而扶之;弱极者扶之,扶之徒劳而无功,则宜从其弱而抑之。是不可以一端论也。

鹤按:这段论述字字珠几,实为命学之经典取用之大法。后人虽大书特书用神但都脱胎于此论。学者应当深悟这段话。“得其宜”三字更要牢记在心。得其宜关键是要让谁得其宜,体不明怎辩何者为用何者为忌?

接下来任铁樵先生论述了几种体用之法,这些也都成了后来我们选取用神的理论。

如日主旺,提纲或官或财或食伤,皆可为用;日主衰,别寻四柱干支有帮身者为用。提纲是禄刃,即以提纲为体,看其大势,以四柱干支食神财官,寻其得所者而用之。
鹤按:日主身旺即以月令财官伤食为用,如果日衰则寻他柱帮扶之物为用神。取用之法先看月令。

如四柱干支财杀过旺,日主旺中变弱,须寻其帮身制化财杀者而用之。
日主为体者,日主旺,印绶多,必要财星为用;
日主旺,官杀轻,亦以财星为用。
日主旺,比劫多 ,财星,以食伤为用;
日主旺,比劫多,而财星轻,亦以食伤为用。
日主旺,官星轻,印绶重,以财星为用;
日主弱,官杀旺 ,则以印绶为用,
日主弱,食伤多,亦以印绶为用;
日主弱,财星旺,则以比劫为用。
日主与官杀两停者,则以食伤为用;
日主与财星均敌者,则以印比为用。(鹤按:鹤对此句不敢认同,日主与财星均敌者取印比为用助日主之气,反消耗财星之力量,鹤认为像这种身财相当的情况取官杀更合适些。)此皆用神之的当者也。

#p#副标题#e#

鹤按:以上所论几条皆从命局整体出发以日主为体来选取用神,以上所论皆为不易之法,接下来任铁樵谈了变易之法。

如日主不能为力,合别干而化,化之真者,即以化神为体。化神有余,则以泄化神之神为用;化神不足,则以生助化神之神为用。
鹤按:此还应参见〈化像〉章跟〈假化〉章。

局方曲直五格,日主是元神,即以格象为体,以生助气象者为用,或以食伤为用,或以财星为用,只不宜用官杀。宜总视其格局之气势意向而用之,毋执一也。
鹤按:此亦是“得其宜”参见“方局”章

如无格无局,四柱又无用神可取,即或取之,或闲神合住,或被冲神损伤,或被忌神劫占,或被客神阻隔,不但用神不能顾日主,而日主亦不能顾用神。若得岁运破其合神,合其冲神,制其劫占,通其阻隔,此谓岁运安顿,随岁运取用,亦不失为吉也。
鹤按:此论用神受损不能发挥作用时,要看岁运对命局的影响。这节含义甚深,涉及到应事应期。

原注云:“二三四五用神,的非妙造”,此说大谬。只有八字,总去四五至为用神,财是除日干之外,只有两字不用,断无此理。总之有用无用,定有一个着落,确乎不易也。命中只有喜用两字,用神者,日主所喜,始终依赖之神也,除用神、喜神、忌神之外,皆闲神客神也,学者宜审察之。大凡天干作用,生则生,克则克,合则合,冲则冲,易于取材,而地支作用,则有种种不同者,故天干易看,地支难推。
鹤按:最后一节反驳原注,最后一句点出干支何者为重何者为轻,学者应明呼?

先贤徐乐吾在对注释此章时认为:八字正格之体是专求月令,如木生春月,月令禄刃当以春木为体,宜官杀制之或食伤泻之,此管杀与食伤为用神也。夏木为体,夏木以水滋润为伤官佩印,,以印为用是也,木生与于秋,财生官杀为体,食为用也。冬木向阳,食伤为用徐之所论与〈子平真诠〉之理相同皆以月令为经,用神为纬。

徐所论并没有从全局气势组合来取用,未免有失之偏颇不及任氏所论精妙。
总之体者一成不变,用者移步换型,体有定而用无定,用要依据体的各种情况如气势,寒暖,喜忌,合化等多方面去考虑。
取用之法一定要灵活变通,但一定要先明其体,若是日主强不可制衰不堪扶又从像不真,或日主散漫毫无精神,用又用于何用?
丙寅甲午丙午癸巳
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

此火长夏令,月支坐刃,年支逢生,时支得禄,年月两支,又透甲丙,烈火焚木,旺之极矣,一点癸水熬干,只得从其强势。运逢木火土,财喜频增;申酉运中,刑耗多端;至亥运,激火之烈,家业破尽而亡。所谓旺极者,抑之反激而有害也。
鹤按:此造以从旺为体,伤食为用。也是伤官去官之说。
亥运符合“极者抑之,抑之反激而有害”之论。

丙火生于初秋,秋金乘令,二申冲去一寅,丙火之根已拔,比肩亦不能为力。年月两干,又透土金,只得从其弱势,顺财之性,以比肩为病。故运至水旺之地,制去比肩,事业巍峨:丙寅帮身,刑丧破髦。所谓弱极者扶之,徒劳无功,反有害也。此等格局颇多,以俗论之前造必以金水为用,此造必以木为用,以致吉凶颠倒,反归咎于命理之无凭故特书两造为后证云
鹤按:此造以从财为体财官为用。

任铁樵在此章里用这两个例子来说明体用的道理我想并不是很合适。我到觉得在〈显隐〉章中的两个命例很适合来解说体用的道理。
己卯辛未丙子辛卯
庚午己巳戊圾丁卯丙寅乙丑

丙火生于未月,火气正盛,坐下官星,被未土伤尽,只得用天干辛金。所嫌者,未为燥土,不能生金,又暗藏劫刃;年干己土,本可生金,又坐下印地,所谓“吉神显露,凶物深藏”者也。初运己巳戊辰土旺之地,财喜辐辏,事事称心;交丁卯,土金两伤,连遭回禄三次,又伤丁七人,丙寅妻子皆克,出外不知所终。
鹤按:此造日主旺以伤官为用,子水被卯刑未害难以为用,可惜辛财被未脆伤,伤又截角原局就有伤妻克子破财之像。丁卯运只不过是引发了原局之信息。

壬午乙巳丁丑丙午
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丁火生于孟夏,柱中劫旺逢枭,天干壬无根,置之不用。最喜丑中一点财星,深藏归库,丑为湿土,能泄火气,不但不争无争夺之风,反有生生之谊。因初交丙午丁未,所以身出寒门,书香不继;喜中运三十载西土金地,化劫生财,财发十余万。所谓“吉神深藏,终身之福”
鹤按此造亦是身旺食财为用,妙在一个丑土晦火生金,我觉得他在丁未运中应有一伤,可惜任老先生未细论,土金运,吉神透出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用神到位,若是日支换成巳未二支多为夭亡,伤残贫困之造。
 
鹤作于2003年秋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乙巳年苏州道教老子诞辰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2月前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 “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1月前
金华市道教协会召开四届四次理事会
3月前
广东道教学院召开院务会议
1月前
温州市道教协会第八届玄门讲经巡讲活动在泰顺举行
4周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