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道音文化 14年前

道情是我国曲艺的一个类别,又称渔鼓。相传源于唐代布道的道曲,由于道情亦雅亦俗,曲调易学易记,逐渐在民间流传,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道情在传统社会中曾发挥过教化伦理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多元文化以及现代传媒的兴起,传统的唱道情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提出“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框架。“小传统”指乡村社会普通民众的文化;而“大传统”则指以士大夫阶层为主导的文化。属于大传统的上层文化向地方流动,逐步地方化;而地方区域文化传统向上层中心流动,则会形成普遍化。人类文明的演进往往存在着这个互动的过程。道情就是中国社会的一种“小传统”,早期道情在南宋的宫廷演唱,其典雅的诗韵辞藻,颇有大传统的意味。而明清时期道情则经历了地方化、民间化的衍变,在中国民间社会形成广泛的影响。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艺术本身已经具有了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以及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各种民间艺术逐渐得到高度重视,流传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等地的道情艺术,纷纷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得到政府的资助和扶持;道情研究渐渐走进更广阔的专业学术研究视野。

张泽洪的新著《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不仅梳理了道情在中国社会传承1000多年的纵向历史,还通过道情传播形成地方特色的共时性研究,深入考察了道情在全国各地的流播及地方化过程。在纵横的时间脉络中,既关注道情艺术的生存样态,也发掘文化背后的社会风貌。作者从一位道教研究者的立场出发,关注道情与道教信仰紧密结合的特点,在道教文献中发现并搜集了大量的道情资料,同时深入到民间社会中进行田野调查,寻找鲜活的道情文化,在活的历史中发现信仰与文化的内在关联。这样的研究形式融合社会学、宗教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道情研究中尚属首次,在道教研究中也并不多见,对于 “小传统”的民间文化研究和“大传统”的道教学术研究,都可说耳目一新,值得深思。它不仅丰富了道情研究的资料、拓宽了道情研究的思路,而且对于引导道情这一民间文化的研究走向更加学术化、更加专业化大有裨益。

更多链接

道情-白玉蟾祖师词-田丰作词彦依演唱

陕北道情与道教

宋代白玉蟾《道情》被打造成流行歌曲

文笔峰道情-阿正演唱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为家、为国亦为万民,修行终归于道隐无名
  • 胡文成:“道教天师”孙恩——东晋门阀掘墓人、中国海盗始祖
  • 孙敏财道长:守正创新育人才 固本培元兴道业
  • 天气很热,修行很静,道人们的夏天怎么过?
  • 你是否听说过太和真人张守清?

推荐阅读

海南玉蟾宫重启南宗传度法脉 以千年道统践行宗教中国化
2天前
咸宁市道协举办2025年讲经交流活动
4周前
武汉大道观组织开展深度研读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释义会
1月前
武当山道教协会在湖北省重点宗教活动场所中国化讲解培训班中荣获佳绩
2月前
安徽省道教全真派乙巳年冠巾活动在涡阳天静宫圆满举办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