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

道音文化 12年前

原文标题:财帛星君之增福财神——记淄川最早的历史文化名人李诡祖

淄川最近发现一条重要的历史人物线索。该人物在全国乃至全球华人当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名字叫李诡祖。

李诡祖是淄川区洪山镇五松山人,南北朝时期在北魏任曲梁(今邯郸曲周)县令。因仁德厚道,勤劳为民,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去世后人们立祠纪念;更由于三次受到皇帝的册封,成为后世知名度颇高的文财神。翻开尘封的历史,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个曾经被国人顶礼膜拜的财神爷展现在我们面前。

李诡祖是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的后裔

潍坊市道光二十六年“重修增福堂碑记”记载:夫增福财神者,老子裔胄,胶西国太傅玄孙,淄川李相公诡祖也。潍县增福堂,历有年矣。始于唐,兴于宋,盛于元明。或曰,有潍地富户,携家丁数百,跋山涉水,迎请真神于淄川嬷嬷幢。祖灵莅临,商贾云集,潍州遂成富庶之地。成化间,李姓富商扩修神庙,增福庙会成一方盛事。••••••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何炳迪先生认为:“最初我们都以为老子后裔到汉代李解止。因為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期间,景帝制詔对胶西国王昂臣属“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敢有议詔及不如詔者皆要斩”。故国王昂太傅之李解及其家屬必死无疑”。他又说:‘淄川汉为般阳县,位于淄河以西,距胶西国(今高密,淄河以东)约200公里。李解后裔逃难到此隐姓埋名,在乎情理之中。然七国之乱发生于公元前154年,李诡祖在北魏孝文帝(公元467-499年)時期任曲梁县令,两者相距600多年。可見該“玄孙”实为“远孙””。

李诡祖在北魏年间做过曲梁(今邯郸曲周)县令民国九年(1920年)版《三续淄川县志.三续仕宦》中,有李诡祖的记载:

“北魏李诡祖。孝文帝时,任曲梁令。当南北纷争,民苦兵戈,独能抚楫流亡,敦行教化,与民休息,卒于官。民怀其德,立庙尸祝之,至今享祀不衰,明晋祀名宦祠。”

尸祝:祭祀

名宦:名宦者不是以官职高低传世,而是以政绩大小著称。仕于其地而有政绩,惠泽及民者为之名宦。

名宦祠:祭祀名宦之祠。名宦祠依附于庙学,立于学宫旁,别立一祠,目的是昭示后学,厉行教化。国家遣官祭祀,行少牢(羊、猪各一,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礼。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道音文化

李诡祖去世后葬于淄川东部山区嬷嬷幢

李诡祖去世之后,人们将他埋葬在淄川嬷嬷幢,并在墓前修建了祠堂加以纪念。该祠堂最初叫李相公祠。随着李诡祖的神话,后来改名为增福财神庙。如此说来,嬷嬷幢的财神庙是我国最早的增福财神庙,也称得上是增福财神祖庙。明朝济南府学教授(负责教育行政官)伍福有诗一首为证:

《谒嬷嬷幢李相公墓》

太白陨落何茫然,相公飞升列仙班。

足蹬般河长流水,头枕天齐连绵山。

玉书神护星君位,圣赐财帛石室间。

惠泽万民增福公,平施天下福善仙。

嬷嬷幢,因天齐岭上的石幢而得名。嬷嬷(mómo)是“奶奶”的意思。幢(读音为chuáng,当地人读作zhuàng):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如经幢、石幢。据说当年大禹治水时得天齐嬷嬷相助,大禹立此石幢以感谢天齐嬷嬷。一说是大禹为镇压水妖而立的石幢。嬷嬷幢位于天齐岭北端,山谷中有增福财神李诡祖陵墓(解放后被破坏,已恢复)和增幅财神庙(抗战时被日寇的大炮所毁坏,待恢复)。

宋朝宰相富弼在经过淄川时也作诗一首:

《过淄川仙人乡》

青山连绵草木荒,绿溪蜿蜒流水忙。

占高居胜隐古寺,倚岬傍崖露小庄。

云高洞中乾坤大,仙人台上日月长。

唐封财神今犹在,世外桃源非梦乡。

仙人乡:嬷嬷幢所在的洪山镇在宋明时期属于“仙人乡”建制,清代为正东乡。

云高洞:洪山镇土峪村南部山崖上之山洞,云梯可上。《淄川县志》有载。

仙人台:嬷嬷幢顶部之平台。

李诡祖在道教中是官员俸禄和平民衣食的主宰元《搜神广记》和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李相公讳诡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是非,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至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赠为神君增福相公”。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道音文化

明《万历续道藏》(1607年)所收《搜神记》及《中华道藏》的记载大同小异:“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李相公讳诡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管阳问央断邦国冤滞不平之事,夜判阴府是非狂错文案,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饮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至后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赠为神君增福相公。”

道教武当《祖师宝训集》中对增福财神的来历有如下描述:“这个增福神,亦是生成善人。人言三句难,有宝能赠人。矜寡还恤孤,敬老好怜贫。亲戚无度用,能以养其身。族死无殡处,能以舍其坟。朋友困苦处,背地暗赠银。邻人无吃穿,能以衣食分。惟恐人知晓,笑说是愚人。暗处多施舍,至今无人闻。世人行善多有意,此人行善本无心。人行一善只一善,他行一善当百千。施舍未有三千两,他的阴功算万千。上帝心见喜,封为增福神”。

清代《增福财神宝卷》对增福财神有这样的描写:“九天主宰则神功浩大,增幅财神则法力无边。在天镇天,普天下群生而仰赖。处世治世,概世间黎庶而沾恩。为福德之宏纲,作财源之钥匙。察善恶而洞监无私,赐福禄而丝毫不昧。神目极明明天下难明之事,圣心至正正世间不正之人。八百郡州神光无处不照,三千小县圣意无处不察。观德可以赐福,察因可以定果。道在人为,福由自作。善恶两途,决之于己。修善得其福报,作恶获其业因。有福享福若不享福自然有福,有罪受罪若不受罪终须有罪。谓善士财神默佑万事不能为害,作好人福星加护一切祸因蠲(juan)除。天理昭彰,因果不昧。知惭君子,早当醒悟”。

#p#副标题#e#

李诡祖曾三次受到皇封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被唐高祖李渊赐封为“财帛星君”。

清末义和团“增福财神揭帖”唱道:“增福财神降神坛,送福送财保家全。保家全,三月十九祭东南,唐封星君在长安。七月二十二,增福相公升仙日,财神巡世送吉利。九月十七是阳关,太白金星来下凡。起道场,焚香烟,不怕鬼子闹中原”。根据淄川民间传说,农历三月十九是封神日,既历代皇帝册封李诡祖为财神的日子,七月二十二是成道日,老百姓叫做升仙日,九月十七是生日(圣诞)。唐朝皇帝李渊登上帝位后,为了显示其掌权的正统性,马上奉老子李耳为祖先,同时赐李诡祖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借名人提高门第。义和团起源于山东,该揭帖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已故历史学家何炳迪先生认为:“李詭祖之为财神,与李唐之认组寻亲不无关系。李渊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立国之后,急于宣示其正统性。于是将老子视为直系远祖,又把李诡祖拉进财神之列,封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李诡祖乃北魏孝文帝(467-499年)时曲梁县令,李渊称帝时已经过去了100多年,那时求老子后裔已不可得。唐高宗曾亲至毫州,幸老君庙,求老子后裔亦不可得,只好以男女道士视为“宗人”,隶宗正寺,班在诸王之次。唐玄宗也以道士、女冠隶宗正寺,享受宗室待遇。直到五代后唐明宗时期,仍要加封李诡祖为“神君增福相公”。如此渴求老子后裔,加封老子后裔,不得已以男女道士充宗室這种极不寻常的措施反映了探寻老子后裔的难度和无奈”。

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被后唐明宗赐封为“神君增福相公”,元成宗时期(公元1295---1307年)被赐封为“福善平施公”。对于这一段历史,明•万历兵部尚书曲周人王一鹗在“重修增福李公祠碑记”中有记载:“祠崇祭祀旧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时殛妖塞横水,心切民隐,贻福孔多,既逝之后,民作庙祭祀之。盖能御大灾,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适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则庙之所建也远矣!明兴晋祀名宦仍唐封,以便民之伏腊荐享,灾祥祈禳者,公多灵异,每祷辄应。••••••”。

由于皇帝的册封,李诡祖成为国人顶礼膜拜的文财神。

祭祀财神李诡祖的增幅财神庙遍布全国各地

随着各王朝对李诡祖的不断加封,民间对李诡祖的事迹也不断神话,如说李诡祖是天上太白金星下凡,是“财帛星君”,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世非,兼管三品以上官员的衣食禄料等等,以致于自唐宋以来,增福庙遍及朝野,举凡城乡郡县之城,每年都有隆盛的财神节庆活动,成一社会佳景。

如果说淄川嬷嬷幢的李相公祠是最早的增幅财神庙,那么,北京的黄瓦财神庙就是规格最高的增幅财神庙。黄瓦财神庙的简介上写:“据民间传说,......雍正为亲王时路过此庙,曾祈求保佑登上帝位”。这种说法估计正史上不会有明确的记载,因为雍亲王在康熙大帝没有去世前,绝对不敢将此心思告诉任何人;当了皇帝后,城府很深的雍正皇帝也不可能到处讲:我在这个财神庙祷告后,果然当了皇帝。但是不管怎样说,一个建筑规模较小的财神庙,屋顶能用上明黄色的琉璃瓦,这肯定有说法,肯定与祈祷灵验有关,并且肯定与皇室有关。值得重视的是,黄瓦财神庙最初叫做增福庙,供奉的是增福财神李诡祖,后来才又增添了武财神赵公明。

在我国北部赤峰市的灯笼河大草原上,也有一座独具特色的增福庙。赤峰市文化学者缴树奇写到:“在草原东北一青峰的半坡向阳处,有一古庙,由一块巨石凿刻而成,“古朴典雅而庙影斜地,危依碧霄则铎声飞空”。庙联阴文,优美清秀。上联为:庙小位非小;下联为:神孤法不孤。横批:灵照千古。据毕从义先生考证,这里供奉着增福相公。增福相公,姓李讳祖,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先祖。于西魏拓跋氏王朝任相国。白天管阳间不平之事,夜晚判阴间是非曲直,并兼管朝官奉禄和民众衣食。惩恶扬善,公正无私;傲骨棱棱,断案如神。死后举国哀悼。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明宗李嗣源(名直,沙陀人,李克用之义子,小名邀估烈)赠为神居,封增福相公神,至今香火不断”。

而在我国南方,人们仍然沿用“财帛星君”的称呼。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均有大量供奉财帛星君的庙宇。福建华侨大学的郑向敏、范向丽、陈晖莉在《澳门民间财神信仰旅游资源研究》一文中记载:

“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相传财帛星君是天上的太白星,属于金神,其天职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因此成为民间众多求财信众供奉的神灵。通常财帛星君的绘像还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及喜神列在一起合称五福(福、禄、寿、喜、财),通常有五福临门一说。

澳门庙宇供奉的财帛星君通常为一长者形象,外形富态,面白,长髭,锦衣玉带,左手捧金元宝,右手托招财进宝的卷轴。调查表明,财帛星君在澳门民间所信仰诸财神中的地位最高、信众最广。据统计,供奉财帛星君的有莲溪庙、包公庙、望厦观音古庙、凼仔北帝庙、路环天后古庙等5家,财帛星君在莲溪庙位于二中殿的中心位置,在包公庙位于正殿右配殿的财帛宫,在凼仔北帝庙和路环天后古庙中也分别有专门的殿堂来祭拜,可见财帛星君在澳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李诡祖是中国传统节日财神节祭祀的主神

农历七月二十二,是中国传统节日财神节。是日,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献上牺牲,敬上供奉,鸣放鞭炮,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同时祈求大吉大利、财源广进。鞭炮自清晨开始,一直延续到午后。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团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吃发菜谓之“发财”,寓意财源滚滚。该习俗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南亚国家及华人聚居之地。

财神节的渊源见于《玉匣记》:七月二十二日,“增福财神圣诞”。 民国《潍县志稿》卷十四“风俗”记载:

“七月二十二日谓为财神生日,各商家无论巨贾小贩,皆设祭供神,饱恣饮啖。……相沿已久,至今不绝。”也就是说,财神节祭祀的主神正是李诡祖。

中国古代过财神节规模宏大,且有财神爷巡游的仪式。清末潍县陈蜚声在“潍县增福庙会小记”中记载:“潍县,古名潍州,北海名邑也。自古为京东之枢纽,胶东之咽喉。山海兼备,土地广袤,文化绵长,商贾云集。城内有增福庙,始于唐,兴于宋,盛于元明。有增福庙会,莫知起时,或曰源起于临邑淄川,太祖初年传入潍县,遂成一方盛事。会期八日,七月二十一始,七月二十八止。
初日,大小官吏,名流乡绅,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齐聚增福庙。吉时一到,庙内钟鼓齐鸣,庙外响雷震天。善男信女,燃纸焚香,舞蹈献贡,三拜五叩首,祈福膜拜。庙堂上下,香烟缭绕,声乐不绝。香客拜神既毕,财神爷巡游伊始。但见财神爷高坐于八抬大轿之上,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面带笑容,左手执“如意”,右手有“元宝”,温文尔雅,气势非凡。貔貅在前引路,善男信女执摇钱树,金元宝紧随其后,人头攒动,蔚为壮观。更有善财童子,利市仙官相伴左右,分发金银财宝,引乡民踊跃尾随,争相夺宝。巡游所到之处,张灯结彩,万人空巷。大小商号,沿街居民,无不随喜。庙堂外有社戏,有小吃,有商贸,有杂耍,引四乡民众无数。盛会繁华凡八日方止。此增福庙会之大观也”。

李诡祖是我国木板年画和钱币上的主神

增福财神在民间最受欢迎。古代木板年画(神码)上的财神像就是他,清朝到民国期间钞票上的财神像也是他。画像中的李相公白脸长须,温文尔雅。他头戴朝冠,锦衣玉带。左手如意,右手元宝,脚踩聚宝盆。象征着神通广大,财源滚滚。

旧时的寻常百姓家,一进腊月,就要“忙年”。当家的就要郑重其事地去赶年集,置办诸多年货,回转家门便抖落出几幅年画,引得一家老少、左邻右舍急凑近前品评一番。无论在哪个年集,卖年画的地方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远远地就能听见那抑扬顿挫的唱卖声。如卖《增福财神进了门》时要这样唱:元宝山,聚宝盆,也有金,也有银。文财神,武财神,天上找,地下寻。早晚找着有福人,增福财神进了门。

#p#副标题#e#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道音文化

西安瑞丰堂木板年画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道音文化

河北武强木板年画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道音文化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道音文化

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道音文化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道音文化

民间关于增福财神李诡祖的歌谣

淄川民谣《财神节求财神》:

财神节,请财神,财神一早进家门。

送来一个金元宝,送来一个聚宝盆。

财神节,迎财神,财神一早进家门。

又增福,又进财,又保平步上青云。

财神节,求财神,财神一早进家门。

抬头喜,出门顺,还有全家幸福运!

流行在曲周的《财神经》:

财神爷爷不姓财,俺请财官下天来。

头戴金,身穿银,怀里抱着聚宝盆。

手里拿着摇钱树,脚下轧着雪花银。

摇钱树上拴玉马,玉马这里卧麒麟。

麒麟这里摇三摇,金的元宝屯住门。

打了三天没扫地,金的元宝三尺深。

邯郸地区民谣《正月初五迎财神》: 

爆竹一响把门开,增福相公进家来。

相公本是天上仙,家住淄川五松山。

相公是咱曲周人,阴阳两界都为神。

左如意,右元宝,财也来,福也到。

左青龙,右白虎,福禄寿喜进我府。

上管官,下管民,管了福禄管财运。

一撒金,二撒银,撒完摇钱树,再撒聚宝盆。

保你五谷丰登收成好,保你五子登科六六顺。

北京民谣《鞭爆一响把张开》:

鞭爆一响把张开, 增福财神两边排。

招财童子中间坐,增福增寿又赠财。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骡马成了群,

四撒摇钱树,五撒聚宝盆,五子登科六六顺。

结语

中国长达1000多年的财神崇拜形成了独特的财神文化,这就是向往财富,追求幸福。而向往财富,追求幸福是我们人类的本能和天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及后来的“共同富裕”等号召,就是基于对这一本能和天性的深刻理解。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正确思想的指导,我们中国才能在短短三十年之内积累起巨大的社会财富,崛起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实体之一。因此,财神文化不但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民间文化。传承这一遗产,弘扬这一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本文作者:鞠志国 (山东省政府海外特聘专家,泰山学者)、唐加福 (淄川区文化与旅游局局长)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道不离人,人不离道,论老庄中的“人本观”
  • 太一神,一位被你忽略掉的先天大神
  • 吉林舒兰玉龙之宫,玄裔弟子清修宝地
  • 进行斋醮仪式前为什么要洁净身心?
  • “天理难容”讲的究竟是什么理?

推荐阅读

齐云山道协开展“缅怀忠烈志,共筑中国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月前
饮水思源 祭奠英烈——武当山道教学院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1月前
浙江省宗教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杭州举行
2周前
台州市道教协会开展整治督查专项工作
1月前
延安市子长市龙虎山青云观召开第三届管理委员会换届会议
5天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