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道教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又是规律,具有通导的含义。道的这些性质就为道教生态学奠定了天地万物与人同源、同构以及同具有道性的理论基础。道教思想中多有关注人与自然环境,崇尚人与自然平等,要求保护自然的思想。如《道德经》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源,都具有道性,因此人不能凌驾于万物之上。《太平经》讲:“天、地、人三统,相须而立,相形而成”,把人与自然环境视为一个系统,相辅相成。除了提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外,道教更把这些思想付诸于实践。道教戒律中就多有“好生恶杀”的思想,道教最基本的戒律——五戒“就明确提出不得杀生,把保护动植物与修行直接关联。仔细分析道教的这些生态学思想:以天地万物与人同源、同构以及同具有道性的本质为自然哲学基础,包含“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等理论要素和“慈心于物”、“守道而行”等伦理思想,都离不开道教“和”的思想。道教以其“刚柔相济”、“相反相成”(《道德经》四十二章)的思想作为“和”的思想宗旨,认为世界万物并不是绝对唯一的,而是相反相成的。人和万物同出于道,并且必须是相互依存才能存在的,离开了万物,人就不能存活于这个世界之上,因此我们必须守道而行,慈心于物,应该道法自然,与万物融合,进而达到天人合一、与道合一。
南华真人说:“夫明白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能做到与天和、与人和的就是掌握了大本大宗,这种和,就是“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即明于自然地规律,任各物自动,由万物静悄悄地自生自长。将人设于天地之间,与万物为一,相辅相成,和谐共处,这就是道教的生态思想。
道教这种在和的思想指导下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也反映在道教文化的载体——宫观建筑中。
一、宫观选址的生态思想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价值核心,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的多神信仰宗教,它有着庞大的神谱体系。道教的神仙天尊除生活在天界地府之外,还有居住在仙境之中的。道教认为八方巨海之中有十洲三岛,为仙人游息之处,有令人食之不死的仙草。十洲三岛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称:“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则有灵宫閟府,玉宇金台。或结气所成,凝云虚构;或瑶池翠沼,注于四隅;或珠树琼林,疏于其上。神凤飞虬之所产,天驎泽马之所栖。或日驭所经,或星缠所属;含藏风雨,蕴蓄云雷,为天地之关枢,为阴阳之机轴。”[①]因为是仙人游息之处,环境秀丽,秉天运气,钟灵毓秀,多有名贵的仙草良药。如茅山是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历史上就曾出现过白牛、白虎、白猴等珍兽。据县志载:宋时有句曲人曾向皇上敬献白鹿一头。明代著名医学家顾时傅曾到茅山收集药材,《本草纲目》所载药材与茅山有关者多达380多种。而且在洞天福地修炼,接近仙人,或许还能得到仙人的指点,因此道教历来提倡在这些地方建立宫观,进行道教修炼。葛洪在《抱扑子》一书中说:“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②]又说:“合丹当于名山之中,无人之地”,“是以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③]。出于这种入山林修道炼丹的思想,道教宫观在选址上就多以洞天福地为首选。
洞天福地秉承天地精气,都有着秀丽的景色,“具有近乎完美的生态结构。……其自然环境都一无例外是异香芬芳,绿树成行,井泉甘美,气候宜人,灵风翱翔,神龙飞舞,五灾不侵,百病不生。”[④]在这个完美的生态环境里,花木成荫,水清泉流,气候宜人,各种鸟兽动物繁衍生息,生活在其中的人则百病不侵,达到完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选定了以洞天福地为宫观建造场所后,宫观建筑还充分考虑到道教堪舆学的理论,更细致的考虑宫观宅址在洞天福地中的位置。
道教堪舆理论注重自然界的有机整体性,强调自然环境对于宫观发展以及在宫观中修炼的道士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的宅址选择上非常注意自然环境原来的有机联系,使宫观在不破换原有自然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完美的融入其中。《黄帝宅经》更是把建筑拟人化,认为“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是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⑤]因此,道教主张在宫观的选址上,先应该考察周围的地理环境,包括山脉的走势、形状,溪水的流向等,继而根据这些自然条件做出具体的宅址选择,然而根据现实情况建造房屋,布置门窗。
宫观选址在自然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洞天福地,并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融,注意保护原有生态的有机联系性,反映了道教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也显示了道教要求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
二、宫观布局的生态学思想
宫观建筑从祖天师张道陵建立静室以来,发展到现在有了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阙、门、坛、台、亭、塔、榭、坊、桥等门类,这些建筑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供奉祭祀的神殿、斋醮祈禳的坛台、生活居住的膳房宿舍和供人游览憩息的园林建筑四大部分。这些建筑按照道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形成了建筑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的生态布局。
道教宫观建筑的布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筑手法,这种方法以山门、主殿为中轴线,两边建宿舍、偏殿等,这类布局在各地宫观建筑中较为常见;另一种是根据实际的地型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然后再围绕八卦方位放射展开的建筑手法,这种布局以一建筑为中心,周边以八卦方位建造各类建筑,这类建筑相对较少,江西三清山丹鼎派建筑为一例,苏州玄妙观旧的布局也是一例,在中轴对称的基础上,又以三清殿为中心,形成一个八卦布局,以烘托三清殿的中心地位,因此玄妙观原来的山门称为倒转正山门,其原因就是为了适应八卦布局。宫观的布局的这两种形式,都离不开道法自然的原则,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建造宫观。
道教堪舆学在建筑的布局上也特别注意道法自然,认为建筑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建筑的人工生态系统。按张继禹会长的描述:“道教在建造这些宫观时,为使宫观建筑与自然山势相互协调,整体布局和谐自然,以体现道教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具体修造时,都基本能做到巧妙地利用自然,或依山就势,或见水筑桥,或因高建亭,或就洞修宫,灵活布局,就地取材”。[⑥]这种顺应自然的建筑思想在现代宫观建筑中也有较多的体现。如武汉长春观在新建的宿舍楼前,就考虑到原来的岩石地貌,在新建的大楼前保存了原有的岩石形状,使得建筑与突出的岩石形成一个和谐的共存。
另外道教宫观还充分利用布局等因素,满足传声,采光等需求。如武当山九曲黄河墙可传递声音,转身殿里的大钟在撞击时殿内几无声息,而殿外却分明听到钟声袅袅;这种不需要利用音响设备自然传音的技术在今天的生态建筑中也是值得借鉴的。
三、宫观内部的生态思想
道教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于除人之外的万物生灵的热爱。道教要求人们要爱及昆虫草木鸟兽,不要无辜伤害任何生命。道教经典中多有提及重生恶死思想,要求对万物生灵加以保护,如《三天内解经》中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⑦]更是把杀害生灵视为极大的罪孽,《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大忏》卷三中论及杀牛羊驴马猪禽、杀鹿虎狼豹野兽、杀鹊鸠燕雀飞禽、杀虫蛇蜂蝎蝼蚁、杀龟鳖鱼虾水虫等等,其可谓杀机大发,万物遭殃,杀害无数生灵,罪业深重,皆为逆天叛道,必将报应,死后堕入九幽地狱,乃天下之大丑也。
道教这种对于万物草木的热爱源于他的同源性思想。道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神、人与万物同源。因此《太平经》中说:“夫天以要真道生物,乃下及六畜禽兽。夫四时五行,乃天地之真要道也,天地之神宝也,天地之藏气也。六畜禽兽皆怀之以为性,草木得之然后生长。若天不施具要道焉,安能相生长哉?”[⑧]因为六畜禽兽以及草木都是道的化身,都具有道,与人同源,所以人必须爱护它们,不能杀害他们。这种万物同源的生态学哲学理念体现在宫观建筑中即为对动物神灵的膜拜。
道教宫观中祭祀的神灵,除了具有人的形象的神之外,还有许多神灵都还与各种动物有关。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文昌信仰,文昌神梓潼帝君的传说就多与蛇有关,《益州记》、《后汉书·西南夷传》等都有记载说文昌神原为西昌邛海的蛇神,随着后来的发展才变为现在的梓潼帝君。又如在信仰神霄雷法的江南各地宫观,往往塑有一名鸟嘴,身长双翼形象的雷部神将。江南的道教民间信仰中,还多有将宫观中的大树神灵化,把它视为土地神等的化身。这些以动植物为原型的神灵,都是道教万物同源,动物草木皆能成神的体现,而宫观中将这些神灵塑造出来供信众礼拜,使得信众对于动植物多出了一份敬畏与保护之心。
道教万物同源理念的生态观还体现在宫观建筑的装饰上。宫观建筑的露台扶栏或殿宇天板上,除装饰神灵讲道,度化苍生的图画外,往往还会装饰例如鲤鱼化龙、金猴献桃、鹿衔灵芝、乌鸦反刍等故事情节,这类装饰,既美化了宫观建筑,增添了道教氛围,同时也向人展示了道教说认为的:万物都有灵性,既有人类社会所提倡的伦理观念,也能化龙飞升,得道成仙,从而告诫人们不得滥杀动物,应该以平等之心对待动物。
宫观建筑中,还根据动物的生长特征和读音赋予各种动物以特殊的含义,如蝙蝠、鹿、鱼取它们的谐音,而象征福、禄、裕;仙鹤、龟和喜鹊则以他们的特性寓意长生、寿、喜;以山水岩石以寓意坚固永生;又以马猴寓意马上封侯。这种将普通的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在宫观的建筑中体现,使得信众在接受道教教义的同时,自然的对各种动物产生一种喜好和保护之心,这也是人与世界上的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以和的思想为指导,追求万物与我为一,宫观与外物相融,将人、人为活动与天下万物的和谐共处纳入到建筑活动中来,这正是道教宫观生态思想的体现。
[①]《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版,第11册,第55页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四“明本”,中华书局,1985,第187页
[③]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四“金丹”,中华书局,1985,第85页
[④]张广宝:《唐以前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研究——从生态学视角》
[⑤]《黄帝宅经》,《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版,第4册,第981页
[⑥]张继禹:《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兼论道教济世贵生思想》华夏出版社,1998,第184页
[⑦]《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版。第28册第416页
[⑧]《太平经合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392页
(苏州市道教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