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书画 书画杂谈 康熙帝御笔“天下第一福”中的吉祥文化

康熙帝御笔“天下第一福”中的吉祥文化

道音文化 7年前

康熙帝御笔“天下第一福”中的吉祥文化-道音文化

清代十二位帝王之中,若论最喜题字,非乾隆皇帝莫属。王羲之名作《快雪时晴帖》仅28字,乾隆为其共题字上万有余,对题字的热爱可以说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但名作却鲜少人知。相比之下,其祖父康熙帝一生公开题仅三字而已,却流传甚广,即故宫交泰殿的“无为”匾额,与一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天下第一福”的“福”字。

若说起这个“天下第一福”,背后有着一段很深的渊源故事。

话说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帝祖母孝庄皇太后时年逢六十整寿前夕,突然重病缠身,皇宫群医束手无策。康熙帝自八岁登基,一直由祖母抚养栽培,感情之深难以言表。焦急万分之下,康熙帝决意祈天折损自己的寿命为祖母续寿,一气呵成挥毫落墨书写了这幅“福”字送给孝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自得到了孙儿这“福”字后,心情倍感舒畅,竟然奇迹般的百病全消了,十五年后,乃以七十五岁高龄得善终。

俗语说:“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出口吉利,方合人意”。我们仔细观察康熙皇帝所题的“福”字,并非同于传统“福”字的饱满方正,相反其字形狭长而瘦,故谐音称之为“长瘦福”。我们都知道“福”、“寿”二字的字形差异十分明显,“天下第一福”神奇之处在于将“福、寿”等数字合一。而被誉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

在书法角度看,康熙“天下第一福”的福字写法之中暗含“子、田、才、寿、多”五种字形,将数个字融为一体,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其中“田”字更是没有封口,令人觉得意蕴深远。一个“福”字恨不得将中国传统的“福、禄、寿、喜、财”五大吉祥文化都蕴含其中,这也是世上唯一的“五福合一”。

中国人将“福、禄、寿、喜、财”列为五大吉祥。而我们知道,“福”相比“禄、寿、喜、财”来说并不具体,但为何古人单将“福”列五大吉祥之首呢?原来,这其中还蕴含着道教的哲理。

“福字”从字形上看,“从示从畐,顺天垂象”。按照甲骨文的意思是:双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之上,祈求神灵的护佑。

《礼记》曰:“福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是顺利、诸事如意的意思。“福”之所以是五大吉祥之首的原因,还因为对于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来说,对“福”的理解与追求的不尽相同。比如: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有自己的五亩土地,风调雨顺是福。

对于文人士子来说,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是福。

对于硝烟战火无家可归时代的人来说,合家平安是福。

对于商人来说,财源广进、生意兴隆是福。

对于老人来说,儿孙满堂、过年回家团圆是福。

对于父母来说,儿女出人头地是福。

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姻缘美满是福。

对富有四海的康熙皇帝来说,骨肉至亲的健康长寿是福。

对孝庄皇太后来说疾病远离、得享天年是福。

随着我们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体现于多角度、多层次之中。“福”既可以体现在物质上,也可以体现在精神中。那么我们要如何收获“福”呢?

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中讲到:“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东岳大帝回生宝训》中也讲到:“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一切祸福的根源,都是人心善恶的缘起。“福”字之中“田”字告诉了我们答案,道教有个词语叫做“广种福田”,小舍得小福,大舍得大福,为自己修得小福报,为大众修得大福报。康熙帝之所以能够为祖母延寿成功,根源在于,他明白以自己的舍为他人求福报的道理,此才是明君圣王的治国治身之道。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自身修身立德、广行善举,就能够把福报请回家。这正是道教教人向善的基本道理。

(宗泽霖供稿)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以翰墨歌盛世,借丹青颂辉煌”,南京道教界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展
  • 宋代的道教美术
  • 唐代的道教美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美术
  • “描绘”神仙的道教美术

推荐阅读

镇江市道协检查组一行赴丹阳检查调研
3月前
温州市道教协会第八届玄门讲经巡讲活动在泰顺举行
4周前
胡诚林道长:民之所望就是履职方向
2月前
温州市道教协会开展第一轮突出问题治理整顿巡查工作
2月前
上海市道教协会举行八届二十次会长办公(扩大)会议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