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寻找道教石窟

寻找道教石窟

道音文化 7年前

2008年夏天,在重庆市大足县石门山的一个清代院落中,一龛玉皇大帝造像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柳眉杏眼,仪表堂堂,如同古时的帝王一般威严肃穆;龛口的护法神千里眼、顺风耳张牙舞爪、青筋暴露。在石门山三皇洞中,我又看到了天蓬大元帅,即家喻户晓的猪八戒。题记显示,石门山是宋朝南渡后的作品,约开凿于绍兴年间(1131—1162)。

石门山给了我一个启示,根源于中国本土的道教,也是要开凿石窟的,虽然这多少有违“道本无形”“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象也”的古训。从石门山回来后,我一直在想,道教石窟是否如佛教石窟一般,有着清晰的分期?从2008年开始,我着手收集道教石窟的资料,几年下来,却是收获了了。这可能与两点因素有关:一方面,道教石窟存世稀少,大约只有佛教石窟的百分之一;另一方面,作为石窟研究的分支,道教石窟长期不受重视,许多龛窟连基础的调查、测绘都未完成,更别说建立完整的考古学序列。

至今能找到的中国最早的道教石窟开凿于南北朝,陕西耀县碑林保存了诸多南北朝造像碑,作为石窟的“变形”标本,留存下最古老的道教形象。剑阁县是金牛古道上的重镇,这条古道连接着长安与成都,古道上的绵阳西山观、盐亭龙门垭,则有中国少见的隋代石窟群。

道教石窟在唐代走向了鼎盛,在四川丹棱县、剑阁县、蒲江县、仁寿县、安岳县皆有分布。唐代是道教在中国的第一个鼎盛期,李氏建国后急于将政权神化,同样姓李的太上老君,被唐朝皇室亲热地唤作“大圣祖”,这个留着浓密胡须、手持蒲扇的老人形象,流传在大唐王朝每一寸土地上。宋代则是道教石窟的黄金时代,宋徽宗有“道君皇帝”之称,就连金人攻破汴京城时,他还幻想着天兵天将从天而降。宋代之后,道教石窟走向衰落,少见值得一提的佳作。

有人或许有这样的疑问,今天,道教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关注道教石窟,了解道教,对我们的生活还有影响么?答案是肯定的。在重庆市大足石门山,我与玉皇大帝、天蓬大元帅、千里眼、顺风耳不期而遇,它们是《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人物,这些古典名著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启蒙读本;在四川省仁寿县坛神岩,透过并列真人龛女真人的微笑,我似乎又想起了儿时听过的七仙女、柳毅传书的故事;在湖南省张家界玉皇洞,麻空山中的文昌帝君、魁星由乡绅李京开捐资,想必许多人家会在高考前祭拜文昌、魁星,希望孩子能金榜题名,一举夺魁;在四川省巴中朝阳洞,迁徙而来的移民开凿了财神赵公明,而在正月初五这天,微信朋友圈中转发着迎财神的信息,希望他能带来财富与好运……这些琐碎的生活细节,暗示着道教只是变得陌生,却从未远离,它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乃至精神世界,代代传承,源远流长。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今天,当我们走进深山,去寻访那些古老的道教龛窟,便不啻对中国历史与传统的回眸。(《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自人民网)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为家、为国亦为万民,修行终归于道隐无名
  • 胡文成:“道教天师”孙恩——东晋门阀掘墓人、中国海盗始祖
  • 孙敏财道长:守正创新育人才 固本培元兴道业
  • 天气很热,修行很静,道人们的夏天怎么过?
  • 你是否听说过太和真人张守清?

推荐阅读

淮安市政协调研组赴都天庙开展“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淮安实践情况”专题调研
2月前
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张纲一行赴南京市道协调研‌
2月前
推动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全国政协“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双周协商座谈会筹备综述
3月前
延安市全市性宗教团体双月学习会议在市道教协会召开
2周前
广西桂平市道教界开展“5.1”消防安全检查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