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你想过当一名道士吗?(“我心中的道”征文优秀奖)

你想过当一名道士吗?(“我心中的道”征文优秀奖)

道音文化 5年前

你想过当一名道士吗?(“我心中的道”征文优秀奖)-道音文化

我不敢打包票说所有的,但大部分的道教爱好者一定都向往出家当一名道士,威风凛凛,好不自在。别人一听说你是道士,哇,肃然起敬。浮躁!如果是当道士为目的去当道士,去了也是道混子,假修行。

《太霄琅书经》云:“人行大道,号曰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曰道士。”顾名思义,按照大道作为准则,跟着大道走,信奉大道并实行大道的人就叫道士。正如那句话“巫者唯神是命,道者惟道是从”,道士们以道为日常生活的标准,以修行为途径,以成仙得道为目标。学道、行道、修道最后达到与道合真的境界。

假使你一心向道,静心修行,又何必执着出家当道士呢?当然,我也不是劝所有人都不要出家当道士,这个看个人。大部分出家道士居宫观,有祖师福荫,有更多资源,修道会更加方便,但有一个先决条件:要先尽完人道,否则修行就会有负担。

如果一个人独生子女,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小儿,全家的顶梁柱,这个时候他抛妻弃子跑到深山老林出家修道,这能行吗?很显然不行,虽然名义上说出家也要供养父母,但这无疑是对于家庭的重大打击,最需要他的时候反而跑了,这样的人要是得道了,祖师都看不下去。

净明以忠孝立道,净明指正心诚意,忠孝是扶植纲常。修仙需从人道立,人道尽头是仙道。修道不一定要出家,非得跑到什么深山老林去修所谓的什么清静无为,深山老林只是隔了人,没有隔了世。

《神仙传·彭祖》里面采女问延年益寿的方法,然后彭祖说了一段话:“仙人虽然长生不死,但丝毫没有凡人的七情六欲,没有人间荣辱哀乐之情,就好似鸟雀化为蛤,雉鸡变为蜃,都失去了它们的本来。而我,只是一个未能忘情之愚人,所以我并不愿成为仙人……人道则不同,应当服食甘美的食物,着轻盈华丽的服饰,有正常男女的情爱,有封官进爵的荣禄……保养寿命的根本,不过在于不要伤害自己……使身心符合自然,对美色娱乐要有正确认识,切不可贪恋沉迷,惑乱心神,这样才能使精神畅达……古代了悟大道之人,唯恐那些才智不够的人,不能真切明白何谓养生,反而误入邪途,所以才干脆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剂,不如独卧之语……天地交接有道,所以天长地久,凡人交接失道,所以反伤自身。若能避开伤害身体之事,修习阴阳之术,则可长生不死……人能以天道规律为法则,就可长存。”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凡人的食物、衣着、情爱、荣禄并不会影响修行,影响到我们学道成真。真正影响修行的,是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不会调整人世享受和性命修养的关系,违反了道的准则。

有人也许会问:“诶,你上面的例子不是养生吗?跟修行有什么关系?”欲修大道先养身心,先把身心顾好。你道还没修好,修到一半还没得真道就翘辫子了,那你修个寂寞,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修身也是修行的重要环节。

你想过当一名道士吗?(“我心中的道”征文优秀奖)-道音文化

那心呢?别着急,一急,心就不静了。《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又有前辈云:“正直者为神,清静者为仙。”你心都静不下来,还谈什么修行呢!

有人看到这里还是迷迷糊糊的,那修行是什么,到底修个什么,修行不是修道吗?按我的理解,修行便是在学习悟解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不断地去提升自己。大道只有一条,但是通往大道的小路却不止一条。出家也只是其中一种罢了。当然,无论怎么样最开始要先去吸收前人的经验,去看书学习,寻求清静。

或许,还有一部分想要修行的人,却不知从哪里入手修行。

“大道不值一分文,路边白白送与君。向来德是入手路,丹法何曾传恶人。”德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德含天地,德是跟着道的,修道先修德。人在道中,道在人中。去积德行善,做一个“真”人,做一个善人,这是修行的最基础,也是修行的最根本。忏悔以前做过的恶事,不是一笔勾销,而是后不再犯。去做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内心所有的恶都去除掉,做一个善人、一个正直的人,这样离道就更进一步了,即是忏悔中证悟,感恩中前行。

人生于道,回归于道,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一珍贵的就是自己的本心,便是所谓的本我。人最开始时的婴儿状态,是纯真的,真实的,率性坦诚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尘世逐渐使他污浊,慢慢变得圆滑世故,将自己的本真隐藏起来,变得市侩圆滑,不再真实。而有的人,保留着婴儿般纯真善良的本性,十分率直,这样也许会得罪许多人,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好品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的人会有更多的“真”朋友,和他一样善良、朴实、纯真的朋友。

老君《道德经》有云:“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婴儿是最纯洁最没有杂质的,真正修行的人也同婴儿一般纯洁善真。在我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专心做自己的事,不丢失自己的本性,不是跟别人侃侃而谈,谈论大道这般那般。道是最大的,永远也谈不完。道存于天,天存于心,凭着自己的一颗善心,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本文作者:玄忍)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坤》卦“厚德载物”发微
  • 道家与道教,二者如何才能一脉相承?
  • 道不离人,人不离道,论老庄中的“人本观”
  • 太一神,一位被你忽略掉的先天大神
  • 吉林舒兰玉龙之宫,玄裔弟子清修宝地

推荐阅读

台州市道教协会召开八届三次理事会议
3月前
朱仙姑康养文化中心举办首期骨干师资培训活动
1月前
汉中市道教协会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
2月前
江苏省道教80后青年人才培训活动在江苏省道文化艺术中心圆满举办
2月前
广州道教界举行乙巳年端午慈善慰问活动
1周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