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给修行下个简单明确的定义,那么在道教中,是可以用一个“真”字来代替的。修行修什么?答案便是修“真”。
《道德经》54章中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道祖指出,当我们要去修道的时候,在德行上表现出来的就是“真”的状态。这个“真”,又可以进一步解释为真一不二,指我们所有外在的言语和行为,都应该与自己本心所生发的自然真性相一致。只有做到内外合一,才是修出了一个“真”,而不是天天以假面貌、伪言语来装点自己的外相,却在内心中充满了奸恶与丑陋。
道教中讲,修行之人要谨防“身、口、意”三业障。人之所以会有业障缠身,皆是因为违心违德、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们尽管不至于犯下滔天大罪,却也会因为日常中的起心动念而给自己种下业障。这其实就是不“真”的表现。《三官经》中又说:“龌龊龃龉。蛇牙虎口。心如锥刀。恶毒之人。鬼眼鬼心。多计巧言。哄瞒痴愚。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贫。只念己富。肥家润身。使心用心。返累已身。心根结成。罪根难灭。”以上种种表现,皆是心不真诚、行不真意的表现,而最终的结果也一定是会返累到自己的身上,给自身造成难以磨灭的罪根。
祖师慈悲,并不忍心看大众在尔虞我诈、互相欺瞒的世界中翻沉,所以垂下经教,告诫人们常行祖师教诲,时时收敛自己的欲望和妄想,通过对言行的克制,进一步起到安神摄心的作用。这正是道教中诸多戒律所指向的根本。所谓戒也,戒的便是心念上的妄。所以,修行的“真”,第一层含义便是要做一个真诚、真实的人,要做到言行举止处处没有冒犯,并且心地上保持着纯正的光明状态。
在这个基础上,以修行的心去做事,自然可以称为修行事。道教中有真功真行一说,通常是指某某祖师以普度天下众生的慈悲心肠,为天下人做出了济世的功德,如吕祖曾以众生不度誓不成仙为目标,处处方便、显化度人;如邱祖不顾古稀高龄,仍要万里面圣,只求为华夏文明保留一份火种……在道教历史上,凡是被尊称为祖师的,凡是受到了后代历世香火供养的对象,都是以天下人的心为心、以天下人的事为事的修行者。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便是道教义理中的“真”精神。
至此,相信也可以将部分人心中对“真”的误解化解开。网络上有一句话流传甚广,称“宁可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言谈之下,首先将那些在外相上以君子形象示人者踩于脚底(因为他们可能在人后独处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同时又将自己内外合一的小人心肠奉为至上。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一种“真”的表现,哪怕做小人,也做得坦坦荡荡。但其实,这样的“真”只不过是在给自己的私情寻找“合理”的借口。“真”的前提,是对道德文明的追求,是对利人利己理念的践行,而不是以小人之心去猜度他人君子的言行,更不能以道德绑架的方式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做到“君子”,而自己却可以光明正大地“小人”。如此,则失去了“真”的教化意义。
道教中有全真一系,从字面意思解,“全真”便是要保全人性上“真”的状态。前文所述之“真”,是对修行状态的描述,指出修行者应该内外合一、身心俱明。道书《析疑指迷论》中提到,全真之真乃是人们在心性上一念皆未萌生的状态。在这里,则对“什么是真”这一命题进行了具有具体指向性的回答,认为人们处在不生念想和情识的混沌状态下,才是真正的“真”,才是真正的得道,真正可以称之为“与道合真”。
因为人一旦产生念想和情识,就会顺而下之,产生欲望心、分别心、利害心、是非心等等。所谓“智慧出,有大伪”,这些彼此分别的想法出现后(人的智慧产生后),自然就会因此而出现了伪。其实,在大道流变的层面上看来,这样的“伪”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本没有什么对与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在生万物的过程中只是起到运化的作用,至于万物究竟如何发展,这则是万物自身之道的事情了。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说“伪”也是合道的,那修行为什么还要去伪存真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道祖《道德经》中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人心上升起的伪心,不过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必定会随着人自我意识的流转而发生改变。而修行人要追求的是恒常之道、恒常之名、恒常之真,所以必定要从一切名相中去参悟根本,从一切假中去修唯一的真。也就是,从一切降本流末中复本还元,从念头从生的当下修回到一念不萌的“呆若木鸡”。
“为学日益”,是为人的准则,越学知识越丰富,越学做人越丰满;为道,却要日损,这是修行人的准则,越损距离本心越近,越损修行的道也就越明朗。待到见到真心与真道时,修行人才是真正地与自身的“真”合了上去。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