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宗教中国化”的命题,很多人不了解内涵,就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和偏差。要真正解读“中国化”(哪怕是本土的宗教),也是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的。
首先,宗教中国化必须明确宗教的中国属性,以及宗教的社会主义属性。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宗教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受境外势力的支配。因此,关于“中国化”的第一个解读点,是对外来宗教所进行本土化的适应,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本宗教中优秀的文化基因来为当下的中国社会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为我国新时期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这就为宗教中国化的命题增加了地域、政治和社会上的归属。要使其成为为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教,才是提出宗教中国化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任何一个宗教,都不是且也不应该是脱离了社会属性而言论的。在宗教组织中,不论是宗教的修持者还是信仰者,他们首先是国家的公民,其次才能定义为保持了某种宗教信仰的公民。其在完成自身的信仰使命之前,首先要完成作为一名国家公民所应承担的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如热爱国家、遵守法律、拥护秩序、保持良知等。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展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不论何种宗教,都理应充分挖掘自身教义体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来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与借鉴,为当下社会大众提供积极正向的精神能量。
因此,宗教中国化不仅要求宗教的义理要和中国文化相适应,更在于宗教的信仰者能够用中国的优秀文化去深入解读宗教精神中的时代价值,从而可以把自身的宗教(不论是外来宗教还是本土宗教)真正变成中国的宗教、变成社会主义的宗教、变成现代化的宗教。
这其实也就引出关于宗教中国化的第二层定义,即“中国化”是要实现对当今的中国产生正能量的转化。这是对“中国化”一词进行的时间性限定。
第二,宗教的中国化,强调的是中国地域与社会政治概念下的当今时代性,其内涵是要实现宗教的现代化,使古老的教义实现为当代社会建设服务的宗旨。
以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国化为例,道教的中国化方向之路应该怎么走,这显然是与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过程是有本质不同的。道教因其与生俱来的本土化属性,其在“中国化”的问题上则侧重于当时当下的“中国”。道教的中国化,不是在谈论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而是今时今日的中国。因此,道教的中国化,是要考虑如何从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的道教中充分挖掘出具有跨越时代力量的优秀文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服务。
对于传统道教来说,“中国”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时间名词。因此,摆在道教中国化面前的难题,便是如何从自己浩如烟海的藏书中提炼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内容,通过现代化宗教人才的阐释,运用现代化媒体传播的手段,最终实现度化现代人的宗教济世的理想。由此,才能让附着在道教之上的古老色彩鲜活起来,变成能够为当代人所实用的宗教和信仰。
在这里,或可以举例一二,进一步说明宗教之现代化的必要意义。道教经典虽然讲述的哲理很玄妙,但能够通过阅读书本而明了大义的人却不多。这一方面和道教玄之又玄的本身属性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和经典的写作时代有关系。道教经典成书于历史上的不同阶段,当时或许浅显易懂的文辞和典故,现代人读起来却会显得幽深艰涩,不便于今日信众的阅读和理解。虽然当今也有一些白话版和现代版的读本能够基本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但这类译文又很容易丧失了道教的传统韵味。二者之间如何取得信达雅的平衡,也是摆在道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难点。
对于中国传统宗教而言,在阐述经典时,如何能够充分挖掘出新的时代精神,结合时代要求对经典进行重新解读,甚至要对自身的教理教义进行现代化的体系建构,理顺这几个方面,才能进一步加快推动传统宗教的中国化和现代化进程,高质量达到宗教中国化的时间属性的要求。
第三,宗教中国化还要强调一个“化”字。
最后一个“化”字,还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分别是:化的对象、化的方式和化的目的。
1、宗教的中国化,首先要实现宗教自身的改化。
宗教的中国化,实则是将宗教自身原本的标签,如外来宗教、古老宗教等,进行适当的改化,使其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价值标准和社会需求。这并不是一个谁主动去适应谁的单项选择,而是唯有进行中国化、现代化的改化,才能为宗教自身的正向发展提供可能;只有进行了中国化、现代化的改化,该宗教才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宗教,该宗教才能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2、宗教的中国化,要立足于人本化。
宗教的中国化,并非只是书本教义上的改变,而是要落到实处的践行,是要涉及到每一个信仰的具体个体的实质性内容。立足于人本,才能使“化”具有了可操作性。
不论是信仰的对象,还是信仰者本身,又或者是需要被度化的众生,其实都是对“人”这一概念的多角度解读。有值得被效法的“超人”(宗教中称为神、仙、圣人),有真功实行的修行人,还有需要信仰给予舟航的众人。只有把这三种“人”完整统一起来,实现有学、有教、有行、有用的目的,信仰才值得被尊崇。所以,中国化是要基于人本化来进行的。唯有以人为本,才能将宗教的实用主义充分发掘出来,使宗教真正成为人的宗教、成为人民的宗教。
3、宗教的中国化,要达到慈悲度世的教化。
谈论宗教中国化的意义,归根于底是要充分发挥宗教的社会意义。用道教教理来讲,便是要实现度世的宏愿。道教在中国化进程中对自身社会作用的深层挖掘,是以充分发挥道教教理教义中慈悲济世要义为主要目标,通过引导人们对道教的信仰、道教哲理的研读等方式而开启大众的清静心,使其可以从容面对生活与人生中的诸多问题。
道教在中国化进程中的慈悲济世的主旨,一方面可以起到充分发挥道教对社会和谐的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实则也是传承了道教自古以来的度人精神。在道教的信仰体系中,神仙的教化不外乎“教人向善”四个字。语善、视善、行善之教化的目的,都在于使社会变得更加和善。这一“度人”的观念,是可以跨越宗教派别而具有普世意义的。唯有充分发掘并发挥人心底的善,才能真正达到人我与共、社会和谐、世界大同的宏远追求。
做好以上三点,或许我们的“中国化”之路会越走越明朗,越走越能扛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宗教社会责任。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