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祖师说“法不传六耳”,这与道法广弘冲突吗?

祖师说“法不传六耳”,这与道法广弘冲突吗?

牝青 1年前

祖师说“法不传六耳”,这与道法广弘冲突吗?-道音文化

道教内部有一句话叫“法不传六耳”,指师徒之间传授术法的时候通常都是秘密相授,严禁无关者在场。真道真法之所以用如此特殊的方式传承,这与道教本身秉持的义理有莫大关系。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含有道性的,虽然大道本真具有同一性,但在具体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情态却是不同的。道教修行尤为强调合于自身之道,即便所看所学的内容无甚差别,但彼此修悟大道的方式方法是具有特殊性的。基于此,密传便具备了两点前提:

其一,唯有先杜绝他人的是非评说,才能专一于本身的修真。一旦公开传道,难免会被拿来作比较、做讨论。若因此而失去了修行中的清静心,这便与道相悖了。道教修真,拼比的并不是谁的术法更高明,而是能让自己在世事浮沉中保持住自性本然。唯有用心为一,才能使道术道法行之灵验。为了达到这一点,道祖告知我们,五音五色等物皆可以扰乱清静本性,所以修道要学会“闭目塞听”,对与修真无关的任何事情都要有意地去忽略。

其二,修行其实是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必须从各人的实际状况出发,在此过程中参悟出来的玄理也会因人而异。只有自己,才是最明白自身之道的人。而在此之外,最了解自己修道状况的人,莫过于传道授业的师真。师父在点拨徒弟时,会根据其具体情况而选择教授的方式方法。此时的传授若是被外人有心学去,因习练者的境况不同,盲目去学,反倒有可能造成极大伤害。

基于以上这两点,很多道教术法都采取了密传的方式,这既是因材施教,同时也是对教者、学者、习练者的负责态度。道行越高的人,往往越是保持着一些古朴的老传统。因为不明道,所学的术法只能变成杂耍,甚至成为戕害人天的利器。世人总是一味去求如何做一名高人,而非道人,这恰恰是缘木求鱼。求得越多、欲念越炽,最后越容易被吞噬。传承道法时采用密授的方式,正是为了避免所传非人。宁可不传,不能乱传,属于道人的风骨至今犹存。

然而,针对道教师徒密授的传承方式,也有很多人提出异议,认为正是因为这样一种相对保守的学习方式,才阻碍了更多人了解道教的真相貌。这一观点同样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世间求仙问道者众,多数人都苦于投奔无门,若道人总还是保持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去对待求道者,这只会使自身的传承越来越狭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如果道教与道人都不能够成为吸引大众眼球的闪光点,则很快就会被大众遗忘。所以,想要弘教,想要实现普济世人的宗教理想,就必须从根底上改变密传的传承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道术、道法的学习中,改变旧时的精准教学模式,而是要“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道教之发展,不仅在于壮大信仰者的群体数量,更要使学修之人能够得到前辈的正确引导,避免误入歧途。所以在考虑到宗教的传播问题时,又必然要求道法道术能够广弘天下。

宗教的传承和传播,又可理解为隐世修真与出世弘法两方面的宗教责任,即是自度与度人之间的平衡。一阴一阳,孰是孰非,本不是唯二选一的结果。道教究竟是该密传,还是应该显传,对于得道者来说,也不是二选一的难题,这只不过是不同的人群站在不同立场上推演而出的不同结论。

传承,是针对道人内部群体而设的命题,是希望祖师留下来的东西不会在自己手中流失,所以在选择继承者时往往慎之又慎;传播,主要强调的是一份宗教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奉道者中,不乏热爱教门之真心,当看到教门不振时,他们都想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而且,道教自古以来就有度人的传统,使更多人因道教的影响而过上更加平和安宁的生活,这才是弘道的最大意义。

道教在师徒之间的密传与对大众的显传,二者皆有各自的目的和出发点,自然也谈不上是否相互冲突。师徒密授道法时,师父总会告知弟子,祖师的道法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法门;弘道传教时,道教所提倡的无为自然、清静修真的理念也并不能完全套搬在具体生活中,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领悟精神要旨,从有为之事中历炼出不染红尘的心性。不论针对于道人,还是针对于普罗大众,虽然所传授的内容有一定差别,但道教以清静为本真的内核是不变的。

祖师曾曰,性本一致,号出二名。传承与传播,二者名号虽有不同,内涵的修真实质却是一致的。当安于自身的本分,把向外追求的心回收到自己身上,才会发觉一切形式与外在都不过是招人耳目的手段。修道即是在教会我们看到生活的本真是什么、悟到修行的本心在哪里,进而重新找到人生中的本我是为何。明白了我,也就明白了道。道既通,又何必区分学道的途径是什么呢!

(道音文化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12
牝青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

猜你喜欢

  • 道家与道教,二者如何才能一脉相承?
  • 道不离人,人不离道,论老庄中的“人本观”
  • 太一神,一位被你忽略掉的先天大神
  • 吉林舒兰玉龙之宫,玄裔弟子清修宝地
  • 进行斋醮仪式前为什么要洁净身心?

推荐阅读

全真教为什么又叫“新道教”?
2月前
武汉大道观民管会就各部门督查清单召开整改专题会议
3周前
李光富会长: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努力开创道教工作新局面
3周前
四川省道教协会举办2025年理事培训班
4周前
中国道教协会关于征集第十七届玄门讲经抄经作品的启事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