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

牝青 12月前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道音文化

任法融道长书法作品

我每天都要浏览全国书画拍卖网及某旧书网,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倒不在乎是否更新了什么内容,只是在看看上面卖的任法融书法作品哪幅是真迹,哪幅是仿品。有时也打开书画交易拍卖公众号链接,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让我难以言表。现在很多公众号上都有我的书法老师、曾经领导中国道教界走向兴道之路、杰出宗教领袖任法融道长的道书作品,这些网络上都标识“任法融大师书法作品”,尽管98%都不是我老师任法融道长原创之作,他的仿作几乎占据了各个书画交易、拍卖平台的半壁江山,说明大家都非常喜欢我老师的书法作品。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道音文化

可是,斯人已逝,2024年5月26日是任法融大师羽化登仙三周年的祭日。

2005年,监利县祖师庙在上车湾重建竣工,需要在全国寻求名人题写庙名。那时,我早已知晓时任中国道教会会长的任法融道长书法艺术精湛,风格独特,为世一绝。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任法融会长发了一封函,半个月后,突然接到他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我任会长已经题写了“监利县祖师庙”庙名,并邮寄给我了,请注意查收。

不久,我创作了一副道教长联,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公开出版,我的心愿就是想请任法融大师题词书名,但苦于与大师不熟,害怕遭到婉拒。而出版社又催得紧,我不得不冒昧地把书稿寄给任法融大师。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任法融大师的题词,苦苦等待中我直接给他老人家去了一个电话,由于俩人的语言不通,费了好大气力,他老人家终于弄懂了我的意思,说已经题写好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得到了他老人家题写的墨宝。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道音文化

任法融道长书法作品

2007年5月,我调到湖北省道教协会工作,为了筹备省道教协会的换届大会,多次赴北京汇报工作,在那里终于见到了任法融会长。我与他交谈中,重提了请他题写“监利县祖师庙”庙名与《护国仙山祖师庙长联鉴赏》书名的事,他依旧记得。自此,我与任法融会长结下了深厚的道情。在后来的日子里,随着工作关系的密切,我对他老人家的敬意也越来越深了,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拜老人家为师。我赶到任法融会长下榻的酒店,再见到任会长时,他仔细观察了我一番,用他那特别的陕甘话告诉我:“我从没有收过书法弟子,今后也不会收,就收你一个书法弟子吧!”

于是,相约第二天早上,即2011年2月15日,任法融大师在武汉五月花酒店为我举行了简朴而庄严的拜师仪式,并按传统仪范,礼请了八大师见证任法融大师收我为道书弟子。任法融大师赐予我艺号:兴全!他对大家说:我没收过书法弟子,今天收他为道书弟子,我今后也不会再收书法弟子,就按全真龙门派派别,以“兴”字辈给万秘书长取名为“兴全”吧!同时,还亲笔为我写了收为徒的“入门牒”。

佛道教皈依按辈分取名,一般是把你俗名中最后一个字加上辈分便是你的皈依法号,可我的俗名中没有“全”,任法融恩师赐我“兴全”艺名,寓意着我要“兴全万物万事”,寄予我厚望。于是,我很幸运地成了任法融道长唯一的书法弟子。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道音文化

从此,我与任法融会长在西安楼观台、在北京白云观、在武汉长春观、湖北武当山、新疆天山天池、五岳名山等地常常见面,向他请教书法艺术,每次他的脸上面带善意,教我书法,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很具威严的人,但给我教授道书创作艺术时,没有一点傲气和架势。就像一个慈父一般,令我内心温暖,因而我们的交谈无拘无束无碍,一直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毫无生疏感,在我创作书法作品中,也多次得到任法融大师耐心的辅导。

在宗教界,提起领袖人物的墨宝,一是想到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老人;二是会自然说到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任法融大师;他们两人的书法作品堪称“中国艺术魁宝”。当你在中国大地道教宗教活动场所和与道有关的企业、会所、协会机关、报刊、道教丛书……所看到的林林总总引人注目的书法牌匾和题词,几乎都是我的师傅——任法融大师题写的。

在聆听他老人家参道学书之间,更多地了解他老人家的经历,深深为他的艰难曲折的从学历程所感动。任法融大师早年丧父,跟从外公习文学书。他的外公是前清秀才,古文修养深厚,书学功底扎实,认真、精心地指导他学习书法,教导他从颜体入手,深入临习,再上溯欧体。他每日临池不辍,坚持完成书法日课,历经数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奠定了任法融书法风格中大气浑厚的根基。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道音文化

任法融道长书法作品

尔后,任法融大师入陇县龙门洞修行,一边师从监院持戒学道诵经,一边抽空继续练习书法。后来他到楼观台学道,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和得天独厚的碑石资源,用心揣摸唐代欧阳询书写的《大唐宗圣观记》、唐代苏灵芝书写的《老君显见碑》,以及唐人书写的《灵应颂碑》等近百通碑石,心追手摹,流连忘返。特别是他天天可以阅读欧阳询的书法名碑《大唐宗圣观记》,结合原来临习《九成宫醴泉铭》的心得体会,对欧阳询的书法结字用笔布白映带有了深入的理解。他阅读历代的名家碑帖,注重每个字的点划结构和落笔运笔收笔之间气势贯通,体会名家书法的结构布局。学习前贤大家的风范,完成了书法技术层面的拓展和奠基,使他得到深厚的书法学养,眼界大开,风格逐渐形成。

任法融大师在楼观台主持道教事务以来,繁忙的教务之余,他仍然潜心于著述,已经出版了《道德经释义》《皇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任法融书法作品集》等数部著作。同时,也刻苦练书习字,他以书中洗练的表述、扎实的古文功底和博大精深的道教思想交相辉映。他以道学进书艺,借书艺传道学,书法风格日渐彰显出飞扬灵动和大气磅礴的风采。他的精神境界和深邃道家思想,正是借助书法这一包含着情味而又可以感知的抽象的点、线和面,为他的情感宣泄和寄托找到一个足以味象的物化客体。他几十余年如一日,博览道教群书,精研易、老、庄三玄。他还经常外出讲学,与海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他为弘扬道教文化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爱国、爱教、爱民,广行慈善。他先后在山区捐建希望小学达20多处,为解决甘肃天水一个镇人畜饮水他又捐资500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旱灾等天灾天难以及全国各地修庙盖观,他先后捐款达1.8亿多元。他自己却常年一身道袍,食宿简朴很令人难以置信,提倡节俭始终如一。因为学养、修为,乐善好施,他德名远播,来访他慕道的、求教的、索书的等络绎不绝。他对为官为民、贫贱富贵者都能一视同仁。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道音文化

任法融道长书法作品

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的任法融道长,破红尘而出身居山水之间,心系着国计民生。我们不难想象他“为道”“为书”的真纯与超然。

有人评价我恩师的书法苍劲有力,有人则说飘逸圆润,我说不然。任法融大师的书法自然真纯,透着一股山野之风,既放纵,不拘谨,率性而为,自然而生。观其形,品其神“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这是一种境界。别人为“书”而习“道”,他却为“道”而习“书”。他写的内容多是《道德经》或自己理解老庄思想的内容。他一边书写,一边悟道。旁观者多自红尘中来,读他的书法,听他论道,如把灵魂交给他在道中沐浴、洗涤、净化,也会觉着自己得到了升华。

聊举几例,发点猜想。

任法融大师的书法以行书见长,旁及行楷和行草。其行书深得老子所说“大象无形”的个中真味,在扎实的书写实践中,他的审美观和感情深化,使得书法的审美品位不断得以提升与扩容,造型得以提炼和简约,用笔得以纯粹和简朴。有一次我试请恩师为朋友题写“冲和”二字,他泼墨写下“冲和”二字,看似随心所欲,一气呵成,笔到之处却蕴藏玄机。“冲”字一笔直下,如拂尘任撒,神闲气定,着墨处虚实相合,收放有度,动静自然;“和”字内敛,性体圆明,湛然清澈;从起笔到落款,布局有法,浑然一体。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任法融大师把他数十年对道的理解、领悟融入他的笔端,他的书道之间。

文如其人,字亦如其人。人的本质意识决定其言语行为。同样,书家的道德修养支使其运笔之轨迹,构字之骨架,结体之布局,墨迹之浓淡。 任法融大师之书作,可透视出他宽阔的胸怀,施善于众,普济苍生的道德理念,对天地万物的深知卓识,对人世是非善恶的体察观照。从他书写的“道”字之中,析赏其作品之中的深邃含义,渐渐地便可借以理悟他关于“道”的特征要义。犹如一学道者架一叶扁舟云游四海,或访名山大川,或拜哲人圣贤,探究民间善恶祸福之本源,天南海北四季物候之繁衍变化,终归明理悟道,修成正果。而“德”字则如修行之人盘膝打坐,参禅悟道,静养其德,广施其福。

任法融大师的书法风格的另一个特征是道风仙骨的任情恣性。其书法流露出来的仙风,展现在对书道的彻悟和对点线面的体会把握上,含情调于纸上,穷变态于毫端,笔随势生,应机变化。道经云:水处下不争。他书写的“下”字乍一看,似一帘瀑布,使人蓦然想起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蕴含的飘逸洒脱之气势,进而敢问李太白属儒家,还是道家?又联想起唐朝香闲严大师与宣宗李忱的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中之哲理不言而喻;经书读得愈深透,便可清心明理,豁然开朗;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登峰居高临下,便能参透世间万事万物生息变化之理。任法融大师书法的仙骨,体现在对章法结构、汉字结体、墨色的浓与淡,用笔的虚与实,力度的松与紧,节奏的疏与密的结合上。其间方圆互用,阴阳互藏,刚柔互济。他的书法创作大气磅礴,自成韵律,从中可以领略到力的奋发,势的扬厉,韵的生动,神的纵横,气的贯注和情的感染。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道音文化

任法融道长书法作品

恩师的书法艺术,用笔多以侧笔取势,卧笔直扫,乘势而下,气势如虹,笔画忽粗忽细,笔意忽急忽缓,在空间的结构布置上独出新意,在线条的时间流动上跌宕起伏。他常常书写的“明月一池水”,起笔处以水濡墨,酣畅淋漓;行笔时疾涩顿挫,方劲刚朴,他的书法别有情致和趣味。他书写的“月”字,在卧笔切入横笔长扫的飞白上,轻轻落上两点墨,如朦胧的月亮上,卧着两只顾盼灵动的鸟儿;又如飘垂的丝萝上,镶上两颗黑色宝石,升华到了知黑守白以虚写实的化境。其中“一池”二字运笔时枯笔直下,如瀑布直挂九天,常常墨悬幅边,笔运纸外,直抒胸臆而意犹未尽。给人以长风吹林、大漠扬沙、江河归海的感觉;又给人以长云横空、彩虹飞架、浪花卷起千堆雪的联想。使书法内在的张力与飞流直下的坚韧峭健极有风致地结为一体。独立于世俗之外,灵性四溢,纯朴可爱。任情于道法自然之中,随意挥洒,笔底的风云动人心魄。他在许多字的结体上把简约推向极致,如将日月、忠诚两字连为一体,精气神三字巧妙地布置在一笔枯墨飞白长画上,等等。是他独特的创造和发挥,是他寻找探索书法趣味的有益尝试。

他的书法从传统中走出来,又以他深厚的道教老庄学养融入书法。他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统摄书法,以道家:“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境界体认书法,以道家超凡脱俗散淡清逸的态度对待书法。他的书法臻于大美而不言,合于大道而自立,卓然成为一家。“自然”“纯粹”“素朴”“平易”。无论诗文书画皆为作者感情之自然流露,它应是独一笃厚,纯一不杂的,不可动辄便想成名成家,获奖得利。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道音文化

我拜在大师名下,也常常习道练字,在书法作品创作中多有体验,为文作书时若心存杂念刻意而求,其作品大都存有瑕疵、污垢,何谈精美。而恩师心底洁净,其道、文、书作正如其名一样,将道的玄理奥义,融汇于书法作品之中,以其纯粹之心,创作出一幅幅表现素朴、平易人格的书法作品。从中可鉴赏到我的恩师,他把握书法这种以线条化抒写的韵律和发散感情的意象艺术,运用书法这种通向心灵纯化和情感语言的载体,信笔挥洒,自铸新辞,从他笔下流泻的墨色,组成线条点划的节律,隐含着心灵的慧眼,流盼自如地表达“情动形言”,“先文而后墨”的书家至高境界。

恩师的书法是无为而为,他以“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的谦虚美德对待书法成就。他以广博的先秦文化知识,以道家和道教的深厚修持,以涵养完足的道家哲学做底蕴,在现实的滋育下,将物化为情思,现化为表达语言,外化为充满心灵才思的笔墨线条,“诗不能尽,溢而为书”。“柔弱”“不争”。说到德,《书· 洪范》云:“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柔克”。品赏恩师的书法作品,可清楚地参悟出他正直的品质,平易近人,为人循循善诱柔弱而暗含刚强的格,以此贯之于笔墨,其态势,大气磅礴;其用笔,虚实相生;其墨色,浓淡相宜;其节奏,疏密相间;其结构,相让不争;其韵律,刚柔相济。这些不正是道德经精神内涵的外现吗?

文墨兼发,沉雄朴茂,从他的书法艺术之中,我还看到了从书道进入人道的顿悟,体会到了大师的大风格大境界,击节赞叹大师道风仙骨的宏大气象。作为道学大师的他,其做书乃无为而又有为,无为而作,有为而用。其品多为馈赠之礼,而遇见刻意有为之求者,往往求取者会供养不菲之润笔费。但他均以之用于道家事业的发展,布施贫困地区、受灾受难之人民,同时,弥补济生施舍经费之不足,此所谓以“无为”之心成大为之事。每次我去拜望恩师,朋友多有托我向老人家请墨宝。由于我仅靠工资生活,又不好意思找朋友代师收取润笔费,总在恩师面前难以启齿,每次只好将朋友托请的内容打印在一张纸上,吞吞吐吐,一直拖到最后要告辞时,师傅好象特别懂我似的,他老人家会亲切地问我,“还有什么事没有?”这时,我只好硬着头皮告诉师傅,有朋友求您墨宝不知可不可以?他老人家总是笑嘻嘻接过纸条后走进书房,认认真真地书写每一幅作品。

道墨依旧香飘四海——任法融大师羽化三周年祭-道音文化

我十分敬重恩师。立志一手追随他,也把肉身交给自然,把灵魂交给道书,超然物外,却不弃物。我知道自己办不到。于是,我每次从楼观台回家后,便把师傅书写的每一幅字先拍照存底,然后把代求的墨宝一一送给朋友,以照片临摹他独具魅力的道书。尽管我找恩师代人求过不少墨宝,留存在我自己手中的却仅有几张。现在网络平台上出售的、各拍卖行拍卖的,很多都是仿我老师的作品。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努力刻苦地练习道书,不辜负任法融大师对我的期望,以创作更多的道书精品,以谢恩师对我的厚爱。

得益于任法融大师的指点、鼓励、支持和期望,让我也从一个书法的门外汉慢慢成熟为一个略懂道教书法、热爱书法创作的“迷人”了。每当回想起我跟恩师交往时的点滴,在我的内心深处,他就是我的恩师慈父。有一次,他在一个全国性的道教界书法展中,看到我创作的书法作品,快步上前,与吴诚真方丈点评我的书艺。现在,我已过花甲之年,正朝古稀之岁走去,呜呼,却再也得不到他老人家的指点了。

任法融不仅是位国学大师,更是一位书法大家。纵观古今,历史上很有成就的大书画家,有很多是基于和尚、道士出身。我恩师的书法作品遍布全球,凡是有道教的地方,一定会挂着任法融大的书法作品;凡是有华人的国家,也会有人拥藏着任法融道长的书法作品;凡是对国学颇有爱好的中华儿女,梦寐以求拥有任法融会长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艺术中有神力、仙气、傲骨之魅力,尽管任法融大师已经离开了我们三周年,但是,他书写的道墨依旧香飘四海!

师恩父爱,无以回报。我唯愿以任法融大师为楷模,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持道墨行千里路,放香飘五湖四海,在弘扬道书上努力做出点成绩来,以告慰任法融大师的在天之灵。在此,谨以此文深切怀念任法融恩师并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

于武昌黄鹤楼下泛古斋

(本文作者:万兴全,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14
牝青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

猜你喜欢

  • 道不离人,人不离道,论老庄中的“人本观”
  • 太一神,一位被你忽略掉的先天大神
  • 吉林舒兰玉龙之宫,玄裔弟子清修宝地
  • 进行斋醮仪式前为什么要洁净身心?
  • “天理难容”讲的究竟是什么理?

推荐阅读

天津市静海区药王庙隆重举办药王殿落成庆典
2周前
中国道教协会召开规范放生专题会议
3周前
济南市道教协会召开会长会议及场所负责人会议
3月前
湖州市吴兴区道教协会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4周前
甘肃省道教协会召开八届五次会长(扩大)会议 研究部署全省深化道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整顿工作
3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