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为家、为国亦为万民,修行终归于道隐无名

为家、为国亦为万民,修行终归于道隐无名

牝青 4小时前

为家、为国亦为万民,修行终归于道隐无名-道音文化

一提到道教的修真理想,很多人都会把南华真人庄子搬出来作为象征。庄子最为世人所知的是那一场蝴蝶梦,梦中他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成为了庄子。这一在现实之中遥望理想的状态,成为很多人羡慕的修行。正如中国文化中寻隐的传统,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免要历经波折与苦难,因此便要寄情于山水之间,认为出世的隐逸才是真逍遥。也正因此,大众对道教、道人的理解多是与红尘俗世分开去谈论的。殊不知,道教从根底上却是一个积极表达爱国思潮的宗教。

鉴于传统上对宗教的认知,人们似乎很难主观地去接受宗教与政治之间的牵连,这一观点也辐射到了对民族和家国热爱。但其实,修行人鄙弃的是政治权谋的斗争,而非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家国情愫。道祖在《道德经》三十五章中写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是说真正有道的明君圣王,其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并不会放纵个人的私欲去侵害天下万民的利益,因为每一位为政者都能够安分自守,所以才能实现“安平泰”的理想社会。为此,道祖进一步劝诫人们要放弃心中的机巧聪明,不纵情于个人的私利,当自上至下的统治者、为政者到普通百姓都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世上也就再无名利争杀的现象。人人皆能够在现世生活中怡然自得,这正是道教对理想中的家国社会的描绘。

信仰道教,首要谈论的第一点便是修真。何之为真?即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当不再去追寻外面五光十色的欲望世界,而是懂得去返照自己的真心如何时,才正是修行开始的时候。而在这份真心中,一定要包含着贺祝“皇王水土万万春”的美好祈愿。中国有句古话叫“有国才有家”,正是因为有了大环境中的“安平泰”,才能保证每一位修真者安心于玄理的辨析、隐世的修证。反过来讲,若是生逢乱世,修道者并不会一味地去追求个人的全身,而是敢于去做入世的历炼。待到天地纲有常、常有序,再去做“功遂身退”的功夫,这才是符合“天之道”的修证功夫。

道教以阴阳理念为修行的根基,若把太平盛世和乱世作为阴阳的不同象征,与之相对的则是道教出世与入世的行为选择,修道人强调的是顺阴阳,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出不同的修证选择。盛世的归隐与乱世的入世,皆是在不同的阴阳背景下做出的不同修证,若总是把二者对调去看待,甚至简单粗暴地把宗教信仰等同于出世与无为,这便是对修行的偏差理解,是在以偏概全。《易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当把阴阳相互剥离,这便是在以人们的自以为去强行改变天道的法则,是把人的思想凌驾于一切之上的错误。谈论宗教信仰,虽然基于人本,但以人为本并不等于以人为尊,更不是以自我为尊,而是在告知每一位修行者要放下自我的高姿态,懂得去观察天地之间的阴阳变化,并顺势而调整自己的修行方式。唯有顺阴阳之大变,才能为自己的修道找到更加明确的方向。

单纯针对道教而言,谈论起皇王水土的家国理想时,这与道教的修真思想和宗教信仰是其一不二的。就道教的发端而论,不论是学界惯常定义的东汉末期的天师道,还是道教内部所遵从的教自炎黄始,除去二者在历史时间上的差别外,会发现道教对历代祖师的追溯均是对独属于中华文明体系的传承。道教崇尚黄老,客观上讲,其中寄托的是一种可供后世人所效法的修道之典型理想。而以黄帝为代表的历代帝王,凡是能得后世万民尊奉者,皆是以家国与百姓作为执政的中心。道教虽然追求得道成仙,但若借用权位去谋取长生不老的个人私欲,却从来都不是道教所倡导的在世功行。道祖曰“以百姓心为心”,道教修行中亦有功行双修的理论,是言唯有为普天之下的百姓谋福祉才是人世间的大功行。功行,是得道成仙的捷径,对世人的济度则是道教修证的必须。

在道祖的道论体系中,不论是家国还是个人,其所遵从的大道在本质上是相统一的。《老子想尔注》中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大道兴行时普天之下的民众都在“竞行忠孝”。这是因为,忠于家国、孝养亲人是红尘世界中的人伦之道。道教之中常用“体用”二字来表明虚空之道和实用之物之间的关系,道教信仰的是道,但在道之用上则可以表现为忠君爱国、奉事父母、和睦亲朋、个人修证等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其彼此之间并无高下之别。南华真人说“道通为一”,若总是执着于去区别修行的方法和途径,却看不到万物背后的同一之道,那么此等修行仍然只是表面的功夫,是还没有找到与天地大道相沟通的枢机所在。

再回到家国理想之中去看,宗教信仰从来不反对为家、为国、为万民而付出。道教讲为,又讲无为;道教谈论万物,又告诫不执着于物。在家国的信仰中付出了功行,历练了道心,却并不是为了成就自我的名利,而是使“百姓皆谓我自然”。把真正的功行复归于万物之中,道隐无名,这便是修证的大境界。

(文章来源:道音文化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1
牝青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

猜你喜欢

  • 胡文成:“道教天师”孙恩——东晋门阀掘墓人、中国海盗始祖
  • 孙敏财道长:守正创新育人才 固本培元兴道业
  • 天气很热,修行很静,道人们的夏天怎么过?
  • 你是否听说过太和真人张守清?
  • 在家修行,该怎样精进我的信仰?

推荐阅读

每日一道:人生修行路,度己与度人
4周前
艾香驱五毒,共谱端阳曲——上海城隍庙端午民俗活动焕新登场
1月前
莆田市道教协会乙巳年(2025)第三届正一派传度活动圆满举行
2月前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召开第三十次会议
6天前
青海省道教协会召开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
3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