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处世智慧之做人如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一命题,是道家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
俄国着名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日记中,十分称赞“上善若水”的人格,
...
道家的处世智慧之一光而不耀
“光而不耀”是道家“中和之道”的一个重要辩证法命题。这一命题是老子依据“道法自然”原则,从太阳光的强弱给人的感受中领悟出的人
...
葛荣晋教授谈:水之道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一命题,是道家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道家对于水的品质之所以万般推崇,正是因为水对世间万物慈祥博爱,却默默地甘居低下而不卑;水能革故鼎新、荡涤尘
...
葛荣晋谈:“道法自然”的现代社会价值
当人类跨进21世纪的时候,必须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如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而造成的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科学农法”给农业带来 的副作用;科技建筑和室内装修所造
...
葛荣晋:“方而不割”与人生“方圆之道”
“方而不割”命题源自于《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老子云:“圣人方(方角)而不割(损害),廉(棱角)而不刿(音“贵”,刺伤),直而不肆(放肆)
...
葛荣晋:“上德若谷”与潇洒人生
每个人要想在人生旅途中“潇洒走一回”,具有“上德若谷”的品德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要求在待人接物上,应具有宽宏、宽容、忠厚、大度的品格,切忌待人接物尖酸
...
中国管理哲学第一人葛荣晋
葛荣晋,1935年8月生,河南省济源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即留校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讲授
...
葛荣晋教授谈:外国人眼中的《道德经》
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上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造成了环境破坏、价值迷惘和心灵污染三大危机。面对这些社会危机,西方人开始从东方道学中寻求哲学智慧,以解决现实问题。美国学者迈克
...
“竹林七贤”对老子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竹林七贤的思想蔚成“竹林玄学”,有关其思想元素,学界认定其为儒道兼综且系道体儒用的结合方式,从七贤中阮籍、嵇康和山涛三人留给后人的文献中可见七贤对老子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
郭继民:道家就像“太空人”
被喻为“东方诗哲”的方东美先生,善用比喻,他常常以传神的比喻将深邃、难解的哲学点化为灵动的艺术:既能准确地表达出深刻的哲学内涵,又能激发起人们对哲学的兴趣。不过,由于方东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