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与心灵环保
在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人心却并未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而获得相应的满足与提升,相反,个人的心灵世界反而越来越贫乏、空虚,甚至感到不安与恐惧,尤其是随着社会
...
老子养生智慧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的意思。其意义在于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正气
...
从“守一”到“心灵的逍遥”
对于儒、释、道之特质,人们惯于用“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概括之。笼统地讲,这种表达不能算错,但却不准确。事实上,三教皆“外能治世,中可治身(家),内以修
...
卿希泰:道教诗词
道教诗词是反映道教生活、表现神仙理想或借助道教神仙意象来抒写超凡脱俗情感的诗词。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道教的大量经籍中,有不少是采用诗词形式撰写的。有些经籍虽然并非全书或全文均采用诗词体裁,但往往也掺
...
道教名山崆峒山诗词赏析
崆峒山,黄帝问道的圣地,国家5A级名山。他本身就是一卷令人读不完解不透的历史长诗。然而,历代文人雅士凡登者闻者,莫不吟诗作赋,久而久之,积少成多,便形成了如此洋洋大观的崆峒山诗词湖海。工作之余,若
...
从词牌看道教对诗词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信中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没有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不可能诞生道教这种对中国人影响深刻的宗教;同样,没有中国这块土壤,也不可能产生道教文学。道教对
...
道教诗词的研究与分析
道教诗词是反映道教生活、表现神仙理想或借助道教神仙意象来抒写超凡脱俗情感的诗词。
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道教的大量经籍中,有不少是采用诗词形式撰写的。有些经籍虽然并非全书或全文均采用诗词体裁,但往
...
泉州道教宫观楹联略观
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美誉,又有“闽南蓬莱”之雅称。早在西晋太康年间(280-289),道教就在泉州府治南建置了白云庙(后称玄妙观、元妙观,现为泉州
...
豫东道教文化与豫东道情戏
道教既产生于豫东,不可能不对豫东的生活形态产生影响。
老子故里的老子生日庙会起源于汉代。据《后汉书·桓帝本记》载,延熹八年,汉桓帝派大臣到老子出生地鹿邑朝拜老子并建老子祠,形成了
...
2012年我国将建立宗教工作数据统计制度
道教之音黑龙江讯 2012年1月8日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今年将推进宗教工作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数据统计制度和定期更新机制。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