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 作 颜勤礼碑 颜真卿 作
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 作 神策军碑 柳公权 作
隋唐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楷书在这一阶段达到了高度的成熟和普及,产生了一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著名书家。唐代书家的字迹大多都是以碑刻的形式保存下来,许多都是后人学习书法的范本,因而成为“名碑”。
唐朝初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他们的艺术成就都集中表现在楷书方面。
欧阳询的楷书用笔准确稳健,一丝不苟,结字端正安详,分布均匀,风格面目严谨端庄,峭拔劲挺。其最著名的作品《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成熟时 期的代表,在书写技巧上,点画收放有度,起止分明,结字多呈左侧收紧,右侧伸展之势,在左低右高的处理中又能达到整个字形中心的端庄和稳定。通篇和谐统 一,具有建筑般的精确美感。此碑从宋代以来即被作为学习楷书的理想范本,受到人们普遍的推崇,广泛流传。特别是清朝中期以后,欧体楷书盛行,许多学习“馆 阁体”的人都由此入手。由于捶拓过多,原碑受到磨损,清代拓本点画已经趋于枯瘦纤细,再经过挖剔加工,神气全失。而存世宋元拓本则丰腴润泽,笔力饱满,因 而受到世人宝重。除此碑外,欧阳询的《温彦博碑》《皇甫诞碑》及《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等,也都是有名的唐碑。
虞世南是唐初名臣,深得 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同时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由于皇帝的赞扬,其书法也受到社会的追捧。虞世南的楷书到今天只有一件 《孔子庙堂碑》流传下来,从碑中书法可以看出,虞世南的楷书继承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风,用笔柔和,结字平稳,风格恬淡从容,被前人誉为“层台缓步, 高谢风尘”。此碑在唐初刻成后即受到当时人的争相捶拓,原石不久即毁坏,武则天时明人重刻一石,随即又毁。现在能见到的《孔子庙堂碑》有两种,都是宋代重 刻。一种在陕西西安,成为“西庙堂”,一种在山东成武,成为“东庙堂”。
褚遂良的楷书最负盛名的有《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伊阙 佛龛记》等,其中《雁塔圣教序》为其晚年手笔,显示出褚遂良成熟书风的个性特色。其 最主要的特征是用笔飘逸流动,轻盈而有劲健之气,起止转折富有节奏变化。此碑所刻内容是唐太宗和唐高宗分别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所写的序和记文,书写、镌刻 都极为精心,所选用的石材也是上乘,所以保存较好,历代拓本均能保持完好的效果,是学习、欣赏褚遂良楷书的最佳范本。
唐代中期的楷书 以颜真卿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颜真卿的楷书敦厚雄壮,气势饱满,具有强烈的个性面貌,被誉为在“二王”以外另辟蹊径,自成一 派。同时,他在为官从政和道德修养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因而受到后人的一致推崇,其书法风格更被看作是人格形象的艺术表现。从宋代开始,颜体楷书一直是学 习书法的最佳选择。颜真卿一生写过许多碑文,著名的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大唐中兴颂》《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继颜真卿之后的另一位楷书大家是晚唐的柳公权。他的楷书方正严谨,从点画到结体都一丝不苟,精细遒劲,富有骨力,在书法史上与颜 真卿并称“颜筋 柳骨”。柳体楷书最有名的作品是《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其中《神策军碑》原石早已毁灭不存,现存惟一宋拓孤本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尽管只是前半部分, 但流传有绪,神采焕然,堪称国之重宝。
除了名家书碑外,隋唐时期还有很多佚名书手所书写的碑刻,或因书艺高超,或因史料珍贵,也都具有很高的声望,尤其是一些宋元拓本和传世孤本,集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于一身,深受书法界和收藏界的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