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人物 明清时期 内丹丹法西派始祖――李涵虚

内丹丹法西派始祖――李涵虚

道音文化 13年前

李涵虚,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凌云乡李家湾村人,原名元植 ,于峨眉山遇吕洞宾及张三丰二仙,授以大道,得丹法秘要,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成 道,乃改名西月,字涵虚,号长乙山人,又称圆峤外史。

李涵虚,乐山儒生。其故居旁有李家河,书舍邻其河边。此河道窄浅,舟辑不通。一夜明月,李偕友散步 其处,见溪中一渔舟,有老翁对月仰卧而歌。李默记此地应无渔人,何来此翁?因与友人同到 尊长那里去,问答间知非常人,遂邀至馆师事之。居年余,颇有所得。时李嘉秀(乐山县人, 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科进士)主讲九峰书院,李涵虚为其门人。久之李嘉秀知其有异,转而师 之。

李涵虚喜好仙道,潜修数载,颇通丹法。留言:“程子谓却 病延年则有,白曰飞升则无;欧阳公谓养生之术则有,神仙之事则无。余以为却病养生即仙 道也。《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 独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深造以道。”他认为只有多读经书,才知仙道不虚 ,仙道可求。他整理了陆西星的《道缘汇录》、《宾翁自记》为《海山仙迹》,并重订《吕 祖年谱》,依东派陆西星并沿袭其丹法而继承之。但因李涵虚曾受张三丰丹法,与钟吕道法 汇合,故与东派又不尽相同。他将性功分为九层炼心,又将命功分为开关、筑基、得药、炼 己等四层。主张丹法以清静立基,然后阴阳双修。他认为,“先天后天,皆自无中生有 是无根有根之原也。”“无根之根,即生天生地生人之根。”万事万物从无 中生出,最后复将归于无。在修炼方法上,他提出了存道心,去爱河,达到万法皆空的境界 之修养方式。所谓造心,就是先天存在的本性,爱河就是后天欲界之心。正由于爱河“ 能阴先天之道心”,人们也就难以成仙。成仙的途径就是要人们达到万物皆空,身心皆 忘。“摘尽红花一树空。花既空矣,我道得矣。我道既得,空不空矣。”

李涵虚真人著述较多,撰有《太上十三经注释》、《无根树词》、《道窍谈 》、《三丰秘旨》、《文终经》、《后天串述》等,《张三丰先生全集》(书题长乙山人,李 西月重编),是一部有关张三丰先生生平、著述、论道的总集,共八卷。书刊于 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间。全书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其主要是阐述三丰儒释道三教合 一的思想。其以道为体,儒释为用,认为“道”乃三教最高原则,言“理综 三教,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道离此道 不成仙。”重视修炼丹法,云“顺其清静自然”,“神息相忘,神气 融合”,则不觉恍然阳生。认为练功首重清静自然,清静立基后,次修阴阳之法。另外 ,还有诗词、题赠、经注等等。实可与《吕祖全书》相伯仲。

李涵虚作 《老子真传》,其中有云:孔子见老子而语仁义,老子曰,播糠眯目,而四方易位;蚊虹眶 肤,则通夕不寐;今仁义惨然,乃愤吾心志,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放风而动,总德而立,同归自然可也。临终有族人宴坐联句,结云:“儿女英雄债,从今一笔勾 ”。吟毕偈曰:“清风明月,才知是我”,溘然而逝。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卿希泰教授撰写的《中国道教史》中这样写道:“道 教是中华民族惟一的传统宗教,源远流长,它是在神州大地的怀抱中诞生,为中华传统文化 的乳汁养育而成,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着血肉相联的关系,是我国整个思想文化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 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来看,许多道教学者,如清代的王常月、 李西月(李涵虚)、黄裳,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隐仙”张三丰:武当派开山祖师
  • 明代高道周玄贞生平事迹考
  • 清初苏州道士李朴其人其事
  • 千山无量观开山祖师刘太琳
  • 龙门岔派霍山派祖师刘诚印

推荐阅读

河北省沧州市道教协会召开“学法规、受戒律、重修为、树形象”教育活动工作部署会
7天前
吉林市道教协会组织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3月前
湖北省道教界“学法规、守戒律、重修为、树形象”教育活动动员部署会在武汉召开
2周前
杭州市道教协会组织开展公益慰问活动
4周前
大理州道教协会举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能力提升班暨深入开展开展“学法规、守戒律、重修为、树形象”教育活动
18小时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