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画像 图片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群峰环抱的湖北武当山有一座由明成祖朱棣敕建的道观遇真宫,以奉祀张三丰而著称。宫内的真仙殿立着一件珍贵的明代铜铸鎏金像,再现了身着道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的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飘逸姿容。遇真宫还保存着一通天顺三年(1459年)明英宗加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的《贻敕仙像》诰命碑(后存于武当博物馆),碑文称张三丰“仙风道骨,得天地之真元;秘典灵文,集阴阳之正气。顾长生久视之术,成超凡入圣之功。旷世一逢,奇踪罕见”,传神地概括出张三丰晦迹韬光、道行高妙的“隐仙”风范。
据《明史》记载,张三丰,名全一,一名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人,是元末明初全真一系的著名道士。张三丰自述,曾为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赴武当山修炼并收徒,门风以高标隐逸为宗,称“隐仙派”或“隐派”。
张三丰承袭全真道三教圆融的思想,提出儒、释、道“三教归一”说,并以“道”为三教的共同根源。其在《大道论》中说自己曾纵览百家学说,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理论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研究,得出“三教同此一道”的结论,并笃定地说:“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三教本此一道而立教,只是各有侧重,儒在于“行道济时”,佛在于“悟道觉世”,道重在“藏道度人”,但三教追求的目标是共同的,都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那个“道”。张三丰认为三教的伦理道德也是一致的,均为修己立人:“孔之仁民,老之济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人,其趋一也。”“仁民”“济世”“救苦”,根本上皆是慈悲、为善。张三丰用道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比附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称无论儒家所倡导的“伦常”,还是道家所习炼的“内丹”,皆是由性(即理)所致,只是有内、外的分别而已。这种说法调和了道家出世的内丹之道与儒家入世的伦理说教。在修炼方式上,张三丰将佛教的“打坐”“参禅”等引入道教,作为修身养性的方法,但反对持斋念佛,认为“人心即神,神即心”,若想成仙,不如“虚心”“无我”,自教其心、自救其心。在三教关系上,张三丰认为既然三教同源一道,则地位平等,应和平相处。
由于张三丰倡导三教合一、三教圆融,故被奉为“三教宗师”“三教真宰”,又因其不修边幅,也被称为“救难天尊邋遢静光佛”。他认为,道教须海纳百川,汲取他教之所长,方能更好地发展和弘扬,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有无限的生命力。
全真道重视内丹修炼,区别于此前以炉鼎炼制丹药的外丹道。张三丰的内丹功法主张性命双修,并以性功为重。对性功、命功修炼次序的不同主张是内丹南北宗的分水岭。张三丰属于北宗的性命双修、先性后命。他将修炼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炼己,即如何集中意念,不断排除杂念,是“涤除玄览”的过程。炼己筑基之后,进入第二阶段——入世。道教不仅注重个人修炼,亦提倡社会关怀,提倡济世度人,将修己与度人结合起来。张三丰继承道教修己度人的思想,提倡积功行善,“不有丰功伟行,其何以服鬼神也?”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张三丰认为处事为人以尽人道,先全人道,而后才能成仙道。他提出“忠孝两全,仁义博施”是行人道的核心。明代任志恒的《山志》称张三丰“凡吐词发语,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张三丰将儒、道两家加以调和,互为补充。第三阶段是出世(即无为),“隐显立功著化迹”。在第二阶段的入世修行中,如果慈悲为怀,忠孝诚信,则仙道可指日而待。修真证仙后便是出世阶段,进入“尘中积行三千满,白日飞升朝玉京”的状态。张三丰《道言浅近说》曰:“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从无为到有为再到无为,表面看似乎是一种简单循环,但实质上则是经过修炼后一种心性的超越,精神境界的大提升。
张三丰被尊为道教武当内家拳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三丰全集》云“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明代黄百家《内家拳法》称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其内家拳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将道门内丹炼养无为、柔弱、虚静之旨融化于武术技击之中,以静制动,形成贵柔尚意的独特风格,其实是内丹气功与武术的融会贯通。张三丰以其在武术、气功方面的造诣不仅拓展了武术、体育的天地,也显示出道教的实践性特质。
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数次下诏征张三丰入朝,皆不赴,派人寻访亦未果。朱元璋之子湘王朱柏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亲自上武当山朝谒玄帝,寻访张三丰,但张真人“拂袖长往,不知所止”。明成祖朱棣对张三丰更为景仰,在御书中表示“朕久仰真仙,竭思亲承仪范”,以至于“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在遣人寻访但“积数年不遇”后,遂敕命于武当山建宫住持,预候张三丰,又敕命安车迎请张三丰,均不得。
张三丰因为“隐”而声名愈著,地位愈高,可谓名副其实的“隐仙”。数位皇帝的多次诰封、访求而不获,使张三丰的名迹更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那么张三丰为何坚持隐沦遁世?这大约与其怀有遗民情结密不可分。张三丰在一首作于明洪武年间的《自题无根树·卖花声》诗尾,自署“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天柱峰之草庐”,另一篇《自题敕封通微显化真人诰命后跋》文末,题写“大元遗老三丰道人书”。正是因为张三丰以元遗民自居,才有后世“大元遗老,大明风汉,招之不来,觅之不见”的吟咏。
张三丰的“隐仙”风范,表现出其不趋附流俗、不依傍权贵的清朗高蹈,深受社会底层民众的喜爱。人们不仅追奉张三丰为内家拳、太极拳的创始者,还追奉其为隐仙派以及十几个三丰派的祖师(如宝鸡三丰派、武当三丰派、王屋山三丰派、三丰蓬莱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日新派等)。关于他的各种仙话传说也传播开来,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关于张三丰的“传说圈”。其被传颂的广泛程度直追八仙之一吕洞宾与南宋济公和尚。如此,历史的张三丰与神化和文学化的张三丰并存,形成耐人寻味的张三丰文化现象,他成为集各种神话、传说于一身的“箭垛式”人物。
张三丰自称仰慕汉代的严光、法真,晋代陶渊明、戴逵,唐代卢鸿、轩辕集,宋代陈抟、林逋,此八人为儒、释、道三教隐逸风尚的代表人物。张三丰发扬了不慕荣利、清虚自主的风格,表现出道教乃至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一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他在武当精研勤修数年开创的崭新道教派别,融道家丹道与武术技击为一体,汇理论与实践于一炉,自成体系,内外兼修,在中国道教史和武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作者:焦玉琴,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