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琳祖师,出生在河北省山海关地区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习儒业商,精晓文墨。母亲娴德良善,知书达理,敬奉三宝。刘祖生不茹荤,天资聪慧。幼年入社学(私塾)。稍长入临榆书院,广览群书,强记博闻,过目不忘,对儒释道学说有较深理解,酷爱传统中医,造诣颇深。
1、饱经战乱求安出关而遁入玄门
明末清初,天灾流行,战乱不断,京城告急,战火烧到山海关。吴三桂驻在山海关与多尔衮拜天结盟,清军入关,城墙破损,满目硝烟,横尸遍野,百姓哭天嚎地,父子不能相顾,母女难以相携,生死逃亡以保性命。清顺治二年,刘祖年十八在山海关无法生活,终闯出山海关进入辽东地区谋生。
刘祖跟随父母一路讨饭,饥寒交迫,几经周折辗转,流亡到本溪县敬谨亲王王府庄园。明末清军占领辽东地区,大部分汉族地主、官绅和富商或逃亡关内,或死于战乱。敬谨亲王在本溪利用空地建成最大的庄园,屠杀难民,掠人庄园,迫为奴仆。刘祖一家同被编入庄园,成为农奴。几年后,刘祖父母先后过世。
刘祖受父母信仰熏陶,“崇老庄无为清静之道,尚道家长生久视之法”。父母离世之后,刘祖看淡世事,看破红尘,弃俗人道,入本溪九顶铁刹山拜在郭守真大师门下,随郭祖在八宝云光洞修行。
2、祈雨救民身居古洞而苦志参玄
九顶铁刹山,现辽宁本溪境内,是长白山余脉,方圆二十余里。山势险峻,峰峦叠翠,气势雄伟,古木参天,洞穴幽深,风景秀丽。有五座山峰,东峰玉皇顶,西峰太上顶,南峰灵宝顶,北峰真武顶,中峰元始顶。从东、南、北三面仰视,均可望见三座山的峰顶,道家取其三三合而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其主峰高912.9米,直矗云霄,被誉为东北道教的发祥地,辽宁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九顶铁刹山中藏有许多古洞,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其中以云光洞最负盛名,洞藏“八宝”。神话中传载,商代李辉曾在此修道,静坐面壁,不食不饥,眉长数尺,人称长眉李大仙。《封神演义》中称他为度厄真人。虽经历代沧桑,至今尚存《长眉李大仙碑》。
辽东地区大旱,禾苗枯焦。郭祖受时任盛京(沈阳)乌库礼拜请求雨。郭祖高台整衣焚香礼拜,祭天祭地,诵经祷告,天降甘霖。乌库礼在盛京建三教堂而成东北第一次丛林。一日,郭祖以“东南千朵莲花山毫光万丈,紫气氤氲,天降祥瑞”为由,遣刘祖前往千山立观度人,建庙弘道。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刘祖初到千山,长居罗汉洞,日间带领工匠兴建道观,有时到山下为百姓治病疗伤,晚间在洞内澄心静坐,参玄悟道。
3、创无量观阐教弘道而声震辽东
刘祖在乌库礼将军等的支持下,很快建成了西阁慈云阁和老君殿。乌库礼又在沙河购买良田四十余公顷供养道观,据王崇道道长主编的《千山圣境·无量观》记载,刘祖为报答祖越寺佛教僧伽在其创修宫观时的帮助,将这四十余公顷的良田赠予祖越寺。祖越寺坚持不受而因盛情难却终究接受,后建设灵山寺。因罗汉洞本是佛教所有,祖越寺将罗汉洞奉归无量观。刘祖为纪念这段殊胜因缘,亲书“释道同源”至今仍镌刻在罗汉洞南门之上。
在原来的基础上,先后建有三官殿、老君殿、慈云殿等,皆是借山势而建。因感念“太上慈悲,设教度人,誓愿以无量的道法、无量的智慧普度无量的钟声为己任”而名为无量观。观内奉祀三官大帝、三清天尊、圆通自在天尊、眼光娘娘、子孙娘娘等。
随后,刘祖在千山住持创建玄真观、洪谷庵、普安观、南泉庵、三清观、太和宫、凤朝观、圆通观、双泉观、慈祥观、五龙宫、青云观、朝阳宫、宝泉宫、太安宫、圣清宫、鎏金庵、武圣观、白云观、晏清宫等宫观。他的弟子尽在辽东沿海地区,远在古都西安创建了很多宫观。千山道教得到了发扬光大,弟子遍布天下,而无量观是千山道教祖庭,尊刘祖为千山道教的开山祖师。
刘祖历经明代崇祯、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四位帝王,至乾隆初年已百岁有余。后由其弟子刘清正任住持后,隐居修养、焚香精修而含笑羽化。后由其弟子在老观前为他建塔供奉,端坐藏蜕其中,正面镌刻“开山祖师刘公上太下琳之墓”,三百余年来仍保存完好,掩映在群山幽谷之中,立于无量观山门之前。游人香客绕塔稽首礼拜,香客不断。
(本文主要参考《千山圣境·无量观》,图片尚德现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