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泰山地区全真道获得了很大发展,涌现出一批全真高道,周玄贞即其中之一。虽然前辈学人对周玄贞已展开研究2,但其生平事迹等一直不明晰,近日发现的《重兴五峰山云清周法主墓表》3为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本文试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从《重兴五峰山云清周法主墓表》出发,爬梳《肥城县邱氏族谱》、泰山现存碑石文字、地方志及《道藏》等相关资料,考述周玄贞生平事迹。
“肥城人,其姓邱”
周玄贞为明万历年间泰山著名全真道士,关于其姓氏,相关资料如泰山现存碑刻、地方志及《道藏·皇经集注》等均言其姓周,似乎无任何争议。然而,近日发现的《重兴五峰山云清周法主墓表》(以下简称《墓表》)则推翻了玄贞周姓的定论,其言:“法主……姓邱”1,那么《墓表》所言邱玄贞与泰山道士周玄贞是否为同一人?参考其他文献,《墓表》所言邱玄贞即泰山周玄贞,理由如下:第一,《墓表》言邱玄贞:“号云清,又号淡然子”。相关史料数言周玄贞号“云清”:如《皇经集注初纂前序》之“周云清氏”、《皇经集注誊录序》之“玄师周云清”4等;又泰山现存碑石文字亦对周氏名号有相同记载,如《五峰山创建一天门迎恩阁碑记》言:“羽师周子云清”5。至于邱玄贞号“淡然子”,亦与史料记载周玄贞之号相符。如李雨霑撰《重修五峰山碑记》曰“淡然子周法师”6等。因而,从现存碑石文字及相关文献所载周玄贞名号来看,《墓表》所言邱玄贞与泰山周玄贞确为一人。第二,从行迹来看,《墓表》所载邱玄贞事迹如“奏请帑金创建三元宝殿”、“修藏注书”、“代上泰山进香”等无不与泰山周玄贞一致。
既然泰山周玄贞即肥城邱玄贞,那么《肥城县邱氏族谱》(以下简称《族谱》)即能揭开玄贞生平之谜。首先,《族谱》载玄贞“父宗尧”7。查谱牒,邱氏东支五世即为邱宗尧,《族谱》言其“配张氏,生一子建中”;又《族谱》记“六世建中”曰:“明庠生,学名宏谟……法名元贞,号云清,又号淡然子。”8故周玄贞学名宏谟,又名建中。其次,据《墓表》,周玄贞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卒于天启七年(1627)九月。再次,《墓表》的发现,精确了玄贞乡籍。现存资料均言周玄贞乡籍济南,如“山东济南小兆臣周玄贞”9等。《墓表》的记载则进一步明确了周玄贞家籍肥城。因明代肥城隶济南府,故诸记载均言周氏为山东济南人。
“弃儒而取元”与“从师周姓”
根据《墓表》所记,周玄贞天资聪颖,七岁即出外读书,精通儒家典籍,兼通释道之书,且“尤长于兵法,咸以将相期之”。然其无心仕途,遂萌出家为道之思,但这一想法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关于此事,《墓表》言:“既冠,遂弃儒而取元。父母强迫之为后嗣计,甫如愿,即出为汗漫游……遍历名胜,多得异人传。”明朝对出家年龄、方式等做了严格限制,如明成祖规定:“今后愿为僧道者……限年十四以上、二十以下,父母皆允,方许陈告有司,行邻里保勘无碍,然径得投寺观从师受业。俟五年后,诸经习熟,然后赴僧录、道录司考试,果谙经典,始立法名,给与度牒。不通者罢还为民。若童子与父母不愿,及有祖父母、父母无他子孙侍养者,皆不许出家。”10周玄贞父母仅育其一子,故按此规定,周玄贞在未经父母同意前,不得私自出家。由于周玄贞道根宿植,故其在遵从父母指令,娶妻并生有一子11后,入道之愿才最终实现。
周玄贞弃儒而取元则师承何人?《墓表》言玄贞“从师周姓,遍历名胜,多得异人传”,故周玄贞师父姓周,且其出家后随师父姓周。那么,周玄贞为何改变自己的姓氏,随师周姓?光绪《肥城县志》卷二《古迹》记载肥城陶山时,提供了一条相关史料:
护国永宁宫:陶山东麓。有康熙三十五年刘文质撰碑云:前明万历年间,有羽士周姓者,为后宫宗人,赐真人之封。敕建此宫,额曰“护国永宁”。前殿三楹,以奉关帝圣像,后殿如前,乃万历皇帝金容。左为五福观,右有报恩宫,十二重楼同时鼎新,岁六月六日建醮设会,士女云集。
上引文表明,护国永宁宫的创建者周姓羽士为“后宫宗人”,据周郢先生考证,此周姓羽士即周玄贞。如前所述,周玄贞为肥城邱氏后人,与后宫毫无关联,又其周姓源自师父,因而,《肥城县志》谓周玄贞之为“后宫宗人”,无疑是攀附其师父而来,若是,就很容易理解周玄贞为何在拜师后改随师姓了。
周玄贞师父宗教派别由于史料阙如,已无从考证,但周玄贞所属道教派别,现存史料记载较为一致。如在《皇经集注刊传疏文》中,周玄贞就曾明确表明其身份——“大明讲道经修玄箴嗣全真弟子山东小兆臣周玄贞”;又如万历四十二年(1614)碧霞祠御制铜钟上刻有“钦差总督泰山金殿等处工程御马监等衙门太监张忠……领修金殿等工全真道士周玄贞仝奉旨造”字样,明确标注周玄贞道派归属;再如与周玄贞相关的五峰山洞真观16及碧霞祠现存明代碑石文字无不言其为全真弟子。
从“主钵白云观”到“奉敕领经为五峰主者”
《墓表》载:“岁丙申,驻舄都下,神祖命主钵白云观。”丙申年为万历二十四年(1596),是年,周玄贞到达北京,明神宗令其担任白云观主钵。周玄贞主钵白云观一事表明,至迟万历二十四年(1596),周玄贞已拜周姓师父为师。
“主钵白云观”三年后,万历二十七年(1599),周玄贞“奉敕领经为五峰主者”。关于此事,《墓表》言:“先数年,有董姓者,梦彩衣载一木主,题曰:重兴五峰祖师周。人莫之所谓,遂奉敕领经为五峰主者,法主之生洵不凡哉!”“奉敕领经”指周玄贞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一月送《道藏》于五峰山洞真观,事实上,洞真观之所以能得到神宗所赐《道藏》,源于周玄贞的奏请,这可在以下碑石文字中得到佐证:如《明万历二十七年敕赐道藏记碑》落款言:“敕谕特差请送道大藏经全真□□小臣周玄真叩头谨□”;又如《明万历二十七年圣旨碑》有:“今特差全真道士周玄真,斋请前去彼处供安”之语,无不表明神宗赐经与周玄贞之关联。此后,五峰山成为周玄贞主要的弘道中心,综合相关材料,周玄贞在泰山一带的主要弘道事迹如下:
第一,大兴五峰山道场,扩建洞真观。万历二十八年(1601),周玄贞上奏明神宗,请修洞真观,神宗应允后,“特赐帑金”,令周玄贞“总领五峰山殿宇工程”。清初李雨霑撰《重修五峰山碑记》亦言:“逮我明,有淡然子周法师,奏请神宗封为保国隆寿宫,创建三元殿,历来增新,骚人题咏称胜地也。”
又据《五峰山志》记载,周玄贞在洞真观扩建过程中,还修建了洞真观的附属建筑——隐仙洞、栖真洞和崇元洞,《五峰山志》言:“隐仙洞、栖真洞和崇元洞:三洞皆在三元殿之西,周云清创建,或统之名曰朝阳洞。”凭借其与明神宗的特殊关系,周玄贞在洞真观大兴土木,扩建完洞真观后,改名护国隆寿宫,三元宝殿也成为皇室祈福祈寿之所,洞真观自此从声闻德王府升格为明神宗在泰山的私家香火院。
第二,开拓陶山,创建护国永宁宫。护国永宁宫坐落在陶山东麓,据光绪《肥城县志》,永宁宫三楹前殿供关羽像,三楹后殿奉神宗皇帝像。从宫观供奉神像来看,护国永宁宫实为一关帝庙,而关圣帝君神格的提升和确立正是在神宗皇帝的参与下完成。护国永宁宫后殿供奉的神宗像表明了该宫观之皇家香火院的性质。又据《墓表》记载,护国永宁宫的附属建筑包括报恩宫、群仙殿等。周玄贞在陶山所建护国永宁宫与其在五峰山扩建之保国隆寿宫,二宫东西相应,一为皇室成员祈福祈寿,一祈邦安国兴。
第三,连通宫掖,参与皇室在泰山的活动。现有资料表明,周玄贞与皇帝、太后、后妃、藩王均有交际,并广泛参与他们在泰山的各种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为皇室人员斋醮祈福。根据相关史料统计,万历三十年(1602)至四十一年(1613)间,周玄贞曾13次在洞真观为皇室人员建醮祈福。
其次,周玄贞“乘时劝课”,参与神宗修建泰山工程。万历三十九年(1611),慈圣皇太后患眼疾,“神宗露祷请代夙宁……已而慈目旋明”,为答谢碧霞元君之灵应,神宗“允发帑金,普修泰岳”,工程所涉范围包括三部分:一、修建碧霞祠。万历四十一年(1613)至次年四月初四,神宗“出内帑金钱若干,镀金为像,范铜为殿,筑石为台,奉元君奠居焉”。22殿成,赐名“天仙金阙”,又造铜钟刻《碧霞元君弘济妙经》,继立铜碑记其过程。二、修建泰山其余庙宇。如创建祝国皇经堂、五岳会真堂,营建三灵祠、灵官庙、御香亭,重修山顶玉皇庙、青帝宫、东岳庙,更新浴圣殿、神憩宫,增修了岱庙峻极殿、蒿里森罗殿等。23三、特别修建了供奉九莲菩萨的天庆宫、九莲殿等。
再次,周玄贞奉旨代上泰山进香。关于此事,《墓表》曰:“代上泰山进香,沿途舍施,日不再食,迄归,囊无一钱。”《墓表》记载表明,周玄贞曾作为使臣,被旨代上泰山进香。《茅山全志》的一条记载则进一步表明,周玄贞作为使臣曾被派往茅山安放道经,其言:“万历四十二年(1602)八月十五日,印造《伏魔经忏》,特命全真道士周玄真斋请前去彼处供安。”
“修藏注书”
周玄贞在五峰山除了修建宫观、参与皇室在泰山的各种活动外,《墓表》还言其“修藏注书”。所谓“修藏”,指周玄贞参与编修《道藏》一事。万历三十五年(1607),神宗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编修之《道藏》最终刊布完成,后世称之《续道藏》。周玄贞曾参与编修工作,关于此事,《皇经集注》亦多次提到,如万历十三年(1585)托名罗洪先撰《皇经集注初纂前序》言:“后遇山东济南隐客,周云清氏,讲玄经,修《道藏》。”25又如万历十六年(1588),王静粹撰《皇经集注誊录序》言:“后从玄师周云清修《道藏》,供书务,观《皇经注》,乃知三教一理,性道无二。”
《墓表》所言“注书”,即周玄贞注《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关于周玄贞集《皇经集注》的缘起,《皇经集注刊传疏文》言:“一睹帝经,胜获珍异,即逐字以精研,冀因文而了悟。但圣典无注,体认惟难。臣贞用发衷虔,博方解义。”《皇经集注》凡十卷,卷首载诸序。序后附《道源考》等考义。自卷二至卷十共分一百零八章,分章注解《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本文,其中“二卷、三卷、四卷,俱上卷注。五卷、六卷、七卷,俱中卷注。八卷、九卷、十卷,俱下卷注”。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泰山道教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CZXJ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为泰山学院泰山研究所)